长安区鸣犊街道嘴头村:蛋鸡赋能绘振兴图景 双轨模式探共富路径
来源:陕西乡村振兴融媒体平台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10-15 18:11:25

10月15日,长安区鸣犊街道嘴头村热闹非凡,村委会广场中央整齐摆放着崭新的鸡笼,一只只毛色鲜亮的蛋鸡叽叽喳喳,像是传递着致富的欢快歌声。

当天上午,鸣犊街道办事处联合市轨道集团驻村工作队、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嘴头村“两委”及长安区万缘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蛋鸡捐赠暨蛋鸡代养签约活动,900只羽优质蛋鸡顺利发放到脱贫户手中,标志着当地“林下养殖”特色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中迈出新步伐。

“30只蛋鸡就是30份希望!有了专业指导和兜底保障,我们致富的底气更足了。”脱贫户肖小建一边清点鸡苗,一边难掩喜悦。此次捐赠活动并非简单的物资帮扶,而是基于2024年在嘴头村建成的“林下养殖基地”进行的产业升级实践。据市轨道集团驻村第一书记高卫安介绍,去年打造的林下养殖基地已带动首批养殖户户增收,此次扩大养殖规模,不仅是为了将“输血式”向“造血式”进行转变,更是希望将蛋鸡养殖打造成嘴头村的重点特色产业。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授人以鱼”更需“授人以渔”。对于有条件的农户提供“蛋鸡+技术+回收”全链条支持,帮助其通过林下散养实现“家门口就业”;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农户仍采用“蛋鸡托管”方式,由万缘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采用集中代管饲养模式,真正让农户无需投入精力即可享受稳定收益。

这种“因户施策、分类帮扶”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帮扶的单一性,实现了“精准滴灌”向“高效赋能”的转变,不仅尊重了农户的主体地位,更通过市场化机制降低了产业风险,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嘴头方案”。

活动现场,万缘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用“接地气”的讲解,让农户快速掌握养殖关键技能。鸣犊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发挥属地责任,持续跟踪产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养殖技术难题,与市轨道集团、村“两委”形成帮扶合力。

从2024年林下养殖基地起步,到如今双轨模式升级,鸣犊街道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主动担责,深化“政府搭台、国企助力、合作社赋能、农户参与”的四方协同机制。

下一步,鸣犊街道将强化统筹,牵头完善“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脱贫户收益;联合专业机构打造嘴头村土鸡蛋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对接电商、商超等,搭建多渠道销售网络,让小蛋鸡成“致富鸡”,推动林下养殖成为乡村振兴“朝阳产业”,为群众增收、乡村发展注入动力。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