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礼泉现象” 破题县域文旅:“宠客经济”与品牌深耕的双向发力
来源:陕西乡村振兴融媒体平台编辑:白华武时间:2025-10-13 11:42:03

国庆假期的昭陵景区

刚刚过去发的国庆假期,陕西礼泉县的文旅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接待游客24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97亿元,昭陵景区游客暴增1005.58%。

面对持续阴雨的不利天气,这座关中小城为何还能实现文旅市场的逆势爆发?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记者进行了观察和梳理。

“宠客经济”:政府“有为”背后的市场思维转变

记者发现礼泉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政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文旅“宠客经济”的结果。面对双节期间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和天气挑战,礼泉提前布局,推出了一系列直击痛点的惠民政策:全县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开放,开通高铁站至核心景区的免费直通车,实施外来车辆“只纠违不罚款”柔性执法,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及城区公共停车位免费停放。

国庆假期的袁家村

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实则精准捕捉了游客需求。免费政策降低了决策门槛,柔性执法传递了欢迎态度,免费停车解决了实际难题。这种“游客视角”的政策设计,体现了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的执政理念革新。

“宠客”背后,考验的是服务理念和治理能力。礼泉建立了文旅、交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在应对阴雨天气时,既通过新媒体实时发布天气预警和室内游览推荐,又加强交通疏导和安全巡查,还能推出适应天气的体验项目,展现出了超强系统思维和综合服务能力。

品牌“焕新”:从“历史高地”到“人间烟火”的完美蜕变

礼泉文旅的突破,更在于完成了精彩的品牌焕新。今年4月,礼泉县正式发布乡村旅游品牌战略和乡村旅游品牌。“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准的品牌定位和价值主张。

传统的礼泉以唐昭陵和袁家村闻名,品牌形象偏向“历史文化”和“乡村振兴”,但有着需要游客“仰望”和“学习”的距离感。而新品牌战略完成了从“仰望”到“平视”的转变——游客不再是去“瞻仰”一段遥远的历史,而是去“体验”一种可触摸的生活。礼泉也从一个学识渊博但略显严肃的“历史老师”,成功转变为一个有趣、好玩、充满亲切感的“街坊邻里”。

礼泉县启动“金秋御果采摘季”

这种转变也通过具体内容得以实现:礼泉县启动“金秋御果采摘季”提前造势,“采摘+度假”“采摘+民俗”“采摘+游玩”“采摘+美食”“采摘+文化”“采摘+研学”等6大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和线路;昭陵景区“盛唐秘史”主题讲解、袁家村民俗展演等活动丰富体验;书画展、非遗展示等提升文化内涵。这些都为品牌注入具体内容,也为游客秋季出游提供了明确指引。

传播革新:构建从官方到民间的立体化矩阵

品牌需要强大的传播力进行强化。礼泉用实际行动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传播矩阵,成为教科书级别的整合传播案例。

中省主流媒体和政务媒体率先“下场”引导,完成信任背书与流量加持。礼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敏锐,书记、县长等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全县齐动员,主动对接、积极互动,甚至助推放大那些本属民间的流量热点。实现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资源发力,让“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迅速出圈。

特别是“礼泉文旅单先生”“礼泉文旅小康”“九峻山人”“袁家村村花”“粉条姐”等一批具有亲和力的自媒体账号,以人格化表达和接地气的内容,在官方与民间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让“礼泉生活”变得可对话、可互动、可共情。

一批具有亲和力的自媒体账号成为礼泉文旅宣传的生力军

同时,大量旅游、美食、生活类博主闻风而动,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创作出风格各异、角度多元的内容,形成覆盖不同圈层受众的“内容海”。最终,海量用户自发分享完成了传播链的闭环与口碑沉淀,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礼泉品牌的传播者。

“礼泉现象”的启示:县域文旅的破题之道

今年以来,特别是国庆假期礼泉文旅的突出表现,被很多网友和行业专家称之为“礼泉现象”,也为陕西乃至全国县域文旅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其一政府有为不等于政府全包,而是要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礼泉政府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少量投入(如免门票损失)撬动大量消费,产生了显著的乘数效应;通一系列“宠客”措施,让游客感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和温度,形成口碑和自发传播。

其二品牌建设需要持续性和一致性。礼泉坚持“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品牌引领,所有活动和宣传都围绕这一定位展开,形成了品牌合力。

其三文旅发展需要从“景点思维”转向“全域体验”。礼泉不仅打造核心景区,还发展新兴景点,丰富消费业态,形成多元体验场景,满足了不同游客需求,实现从景区景点向全域体验转型。

其四服务理念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礼泉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政府文旅服务水平,建立“大文旅”“大服务”格局;采用实时发布客流热力图、建立统一调度机制等方式,提升了治理和管理效率,保障了游客体验。

礼泉的成功实践表明,在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县域文旅同样可以凭借精准定位、政府有为和品牌深耕脱颖而出:唯有真正站在游客角度,打造独特体验,才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而这场“宠客经济”与品牌深耕的“双向发力”,正是礼泉给全国县域文旅发展作出新范式。

(记者  潘南冰)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