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用温水泡发30分钟,再放入锅中以文火慢炖,您就可以享受到汤香四溢、口感上佳的菌汤。”7月5日,在宁陕山珍馆直营店里,销售员王女士正在为顾客们详细一款名为“菌汤包”的山特产,这诱人的描述使得现场顾客仿佛舌尖上跳跃的味蕾都在欢呼雀跃着。
这背后,是宁陕县工业园区内安康柏深商贸有限公司的匠心独运。自2020年落户园区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食用菌、香菇、木耳等本地绿色食品的精深加工。他们将这些天然的珍品精心制作成菌汤包、香菇酱、木耳面条等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的产品不仅在陕西各地市广受欢迎,更是远销至成都、江苏、湖北等地,在旅游景区、民宿等地也随处可见。”公司负责人于洪华自豪地说:“截至5月底,公司的产值已突破300万元大关,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富裕的大门。”
宁陕县,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的地方,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了众多食品加工企业。食用菌、板栗、魔芋、核桃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推动了宁陕县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宁陕县工业园区内的陕西萃箐坊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他们板栗筛选、剥壳、一次清洗、水煮、筛选、二次清洗、蒸、磨、调配、成品、罐装、杀菌,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其中,板栗汁的生产更是该公司的一大亮点。
该厂主要依托宁陕板栗进行精深加工,主要生产的产品有板栗粥和板栗汁。公司负责人王小东介绍说:“去年我们的产值超过了设定的目标,今年我们又增加了第二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瓶装板栗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惊喜。”
这两家公司的成功,只是宁陕县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宁陕县正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为更多企业提供发展的舞台,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里,群众们见证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转变,那就是将当地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
近期,市场对宁陕县的特色农产品反应热烈,尤其是板栗产业。初步统计显示,前期的销售额已经高达90多万元,这一数字不仅令人们惊喜,更是带动了全县1万多户农户的板栗产业发展。
“我今年种了5亩板栗,与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无论我们产出多少,他们都会照单全收。”农户王孝宏兴奋地介绍道。按照往年的生产效益预估,今年可望增收2万元以上。这背后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发挥着作用,让“黄土地”变成了“金矿”。
这家公司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也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项共赢。同时,公司还根据用工需求,吸纳了脱贫(监测)户劳动力到企业务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我以前和丈夫在外地打工,无法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现在在园区企业上班,不仅每个月能赚取2000-3000元的工资,还能在下班后照顾家人,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在园区萃箐坊务工的黄女士向笔者说道,像她这样在园区各企业务工的村民有20多个。
宁陕县不仅有板栗这一特色山货,还有魔芋、羊肚菌、猕猴桃等丰富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和特色山货共同构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当地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也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宁陕县工业园区是一个基于宁陕发展现状的创新尝试,也是欠发达县域发展跳出局限的成功探索。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引进更多优秀企业入驻,打造多元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集群,将宁陕的山货好货推向全国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里的特色美味,共享发展的成果,让广大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通讯员 王辉 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