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经过精选清洗后做深加工,可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资料图片) 记者 汤江 摄
留坝县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食药同源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依托县域内分布的30余种食药同源品种,做好精深加工文章,一条“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富民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正加速铺展。
在马道镇龙潭坝村落叶松林的间隙,一个个黄色遮雨棚整齐排列,棚下高约10厘米的西洋参苗悄然生长。党支部书记信清伟像照顾自家孩子般仔细查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宝贝”。2024年,该村从辽宁引进优质西洋参种植项目,整合500亩林地,让两千公里之外的西洋参种子扎根在退耕还林的树林里,形成“上有生态、下有经济”的立体发展模式。
马道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孙琦算了一笔账:采用辽宁优质种子和先进技术,亩产值可达10万元。更可贵的是,通过“林地租金+产业分红”的模式,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还带动了5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61岁的廖保林在基地务工,每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照顾患眼疾的妻子,又让家庭重拾希望。如今,信清伟正抓紧平整5亩土地,打算扩大种植面积,村民们对西洋参产业充满信心,这小小的参苗,正在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
从种植端延伸到加工链,留坝县的食药同源产业正形成完整闭环。陕西秦脉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为江口中药生态文化小镇注入了新活力。企业负责人李文林坦言:“留坝产出的道地药材非常有名,比如说当地出产的西洋参,它的含量可以达到同类产品其他区域的两倍以上。”正是看中留坝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广阔前景,该企业决定投资2500万元建设生产线,与香港中文大学、江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让西洋参、黄精、天麻等道地药材变身冷糕点、能量棒、代用茶等产品,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6000万元。目前,留坝县已研发“药食同源”产品16款,推出留坝道地药膳14款以上。
销售端的创新同样亮眼。味道秦岭展示店里,西洋参露酒、黄精咖啡、天麻挂面等产品琳琅满目,每天发货300多单。总经理王运全告诉记者,依托线上线下运营体系,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产品销往全国甚至海外,还能精准对接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随着“留坝西洋参”“留坝猪苓”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管理强化,“留字号”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目前,留坝食药同源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研发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未来,该县将打造中药材、林业经济、水资源开发等六大绿色食药子产业链,预计2030年实现50亿元产值,让生态红利切实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记者 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