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绵绵,秋意渐浓,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的36座双拱双膜大棚内生机盎然,“新双色”“秦红龙”等火龙果新品种缀满枝头,智能传感器与补光灯交织成科技农业图景。作为农高会14年的“老朋友”,青皮她园从蹭展位的种植户成长为“南果北种”产业标杆,农高会既是见证者,更是助推其成长的“金桥梁”。
“从2010年首次参展蹭别人展位,到如今展厅与基地双线布展,农高会见证了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基地负责人王艳道出了14年参展的蜕变。
最初在展厅里,她即便声情并茂地讲解“南果北种”技术,农户仍难理解。而农高会田间展的推出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10万余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变成“户外展厅”,传感器控温、LED补光、精准滴灌等技术实景呈现,让参观者直观读懂“南方果”在北方扎根的密码。

农高会的平台效应,让青皮她园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展馆与田野同频共振,让技术“可见、可触、可互动”,让农业真正“鲜活”起来。展厅里,鲜果、NFC鲜榨果汁、果酒等全产业链产品琳琅满目;基地中,火龙果、荔枝、莲雾等热带作物与榴莲试种区相映成趣,更专门设有海南万宁300亩榴莲基地的品种展示。2024年农高会期间,仅田间展就实现40多万元创收,陕西神木客户现场签下14万元种苗订单。如今,基地已拥有20余种火龙果种质资源,年产鲜果500吨,亩均产值突破10万元。

借助农高会的品牌影响力,青皮她园的舞台从国内延伸至国际。依托展会积累的口碑,基地近期开通了抖音、小红书等多个自媒体账号,王艳没想到,“竟接到阿富汗客户的咨询订单”。更可观的是,通过展会的技术推广,其“南果北种”模式已在全国推广6万余亩,技术输出超1万次,培训人才逾1万人次,撬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

“广东客户从质疑到坚信,正是农高会赋予的公信力。”王艳坦言。从单一种植到集科研育种、技术推广、精深加工于一体,从杨凌农科城到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走向海外,青皮她园的成长轨迹与农高会的升级之路同频共振。

14年赴约,农高会让“南方果”成了北方种植户的“摇钱树”。14年参展之旅,不仅镌刻着企业的成长,更印证了农高会服务“三农”、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初心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