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摘金银花。记者 李晶晶 摄
“我们村的金银花又到了盛花期,可以为闲余劳动力提供收入,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一部分收入。”5月25日,望着山坡上蓬勃生长的金银花树,长武县枣园镇河川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永昌说。
走进河川口村山坡上的金银花地里,绿意葱葱的金银花枝在风中轻轻摇曳,一簇簇金银花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清香,村民们穿梭于花丛中,手指翻飞间,一朵朵“金银”被采摘下来。“现在正值金银花盛开期,每天花田里都有几十名工人同时采摘,我们争取在几天内采摘完。”村民刘秀芳一边说一边摘下金银花。“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我就来帮忙摘花,时间自由得很。”谈笑间,前来务工的村民们表示,“花田按斤算工钱,摘得越多挣得越多,工资日结。”
作为广受欢迎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材,金银花树以其好管理、好采花、适应性强、耐寒冷、耐干旱等特性已经在河川口村扎根生长了7年,如今,近40亩的金银花成了老百姓眼里的“希望花”“致富花”。
作为旱塬地带,河川口村不仅海拔高且土地分布呈坡型,传统种植的玉米、小麦生产限制大、亩产经济效益低下,为了改变村上贫穷落后的生产面貌,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永昌和村委会成员经学习、考察后,决定种植金银花。种植的第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村民们的眼中一下子有了希望。
金银花的盛花期在5—8月份,这期间,正值夏收秋种的农闲期,村民们可利用这段时间到地里采花。“村民采摘的金银花以每斤6元的劳务价格换算,一天下来的采摘量在30斤左右,4个月的盛花期内可收入近2万元。”陈永昌说。
这种灵活的用工模式,让村子里兼顾家庭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每到金银花采收季,这里就可带动周边以留守妇女、老年群体为主的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田间金银花盛放,村内的智能烘干机轰鸣作业,将农户的“甜蜜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15小时就能完成杀青、烘干,成品色泽好、药效高。”陈永昌介绍,“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烘干后的金银花会被运往咸阳市的一家药材厂进行深加工。”
一株株小小的金银花,映照出河川口村农业的发展与变革,多元化种植也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让乡村振兴画卷更为绚丽。
近年来,长武县围绕突出壮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群众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把金银花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使金银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记者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