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幸福密码
来源:延安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7-24 10:49:20

  

● 游客正在享受采摘乐趣

七月的黄土高原骄阳似火,走进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的果蔬拱棚基地,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翠绿的藤蔓上挂满金黄的香瓜,红彤彤的小番茄像宝石般晶莹剔透,种植户们忙碌的身影在棚间穿梭,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来尝尝刚摘的哈密瓜,甜得很。”村民李建红热情地招呼着来访的客人,手起刀落间,清甜的瓜香立即弥漫开来。今年他经营的7座拱棚喜获丰收,光是前期上市的豆角和西红柿就带来了近万元收入。

眼下,甜瓜、哈密瓜和小番茄也陆续进入采收期。“现在采摘价1斤5元,照这行情,今年收入突破10万元不是问题。”李建红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满脸喜悦,“这日子啊,真是越过越甜!”

隔壁的拱棚里,种植户宋引香正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甜瓜。这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能手。2017年村里推广拱棚种植时,她不仅承包了分配的4座棚,还主动租下了邻居闲置的2座。

“第一年就挣了4万多,可算是把穷帽子摘掉了!”尝到甜头的她干劲更足了,2019年又自筹资金新建了两座日光温室大棚,实现了“四季有收成,天天有盼头”的致富梦。

说起从前的日子,宋引香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那会儿种玉米,起早贪黑忙活一年,连孩子的学费都凑不齐……”如今,她家不仅住进了亮堂的新平房,更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

“跟着党的政策走,咱这日子啊,就像这甜瓜一样,越来越甜!”宋引香笑着说。

丰收的拱棚内,来自宜川县城的王晓旭一家正提着竹篮穿梭在瓜架间。

“现摘的瓜果带着露水,比超市买的更新鲜。”王晓旭的小女儿踮着脚摘下一颗小番茄,兴奋地举给妈妈看。这已是她第二次来采摘,“上次带的瓜果同事抢着要,这次特意多摘些回去分给大家。”

种植户张荣的预约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信息,“周六三拨,周日两拨……”她仔细核对着采摘安排,“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喜欢这种田园体验,我们得把接待工作做得更周到。”

王湾村的产业转型离不开科技赋能。驻村第一书记高岩掰着手指细数:组织村民两赴杨凌农高会取经,邀请寿光专家驻点指导,引进智能温控系统……

“现在一个拱棚的收益抵得上十亩玉米地,关键是种出的都是绿色健康的优质农产品。”高岩随手摘下一根黄瓜,“咔嚓”咬了一口:“你尝尝,这口感,这品质,超市里可买不到。”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打独斗到产业联盟,王湾村用一座座拱棚改写了村庄的命运,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李文振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