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增值”:岚皋三产联动赋能乡村特色产业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7-08 15:41:57

6月29日,陕西顺兴硒源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养鱼基地的工作人员在投放鲟鱼种鱼。

近年来,岚皋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力挖潜增效,以“链式思维”深耕特色产业版图,推动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6月29日,蔺河镇蒋家关村青山叠翠,一垄垄魔芋叶肥茎壮、随风轻摇。

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伍先忠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绿油油的魔芋说:“咱们村的魔芋产业,从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再到深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一条完整的致富链。村民只管安心种,技术、销路都由合作社兜底。”

作为岚皋县魔芋种植核心区,蒋家关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魔芋产业。合作社统一供种、提供技术指导,村民精心种植;丰收后,魔芋直送村口加工厂,制成干片、精粉,产品远销湖北、四川等地。

“每逢加工季,合作社能吸纳务工人员50人到60人。工人日工资120元至150元。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劳务支出超百万元。去年魔芋价格走高,户均增收超4000元。”伍先忠说。

目前,蒋家关村魔芋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有1个市级魔芋种芋繁育基地和2个魔芋专业合作社,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20余户,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0余户,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0户。

“大家腰包鼓了,心气也足了,不仅把村子建设得漂漂亮亮,还纷纷开起民宿,让游客来咱这儿看魔芋花海、吃魔芋宴。”伍先忠说,2024年,村里还通过“和美庭院补助资金+村民自筹”的方式,对72户房屋进行了统一改造升级。

笔者走进位于佐龙镇花坝村的陕西顺兴硒源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养鱼基地,只见18个大小不等的水池由上而下依次排列,鲟鱼在池中游弋。

“鲟鱼可是咱岚皋的‘水中珍宝’。”基地负责人廖龙飞指着水中的鲟鱼介绍,“目前,我们的水产养殖面积有1.5万平方米,有200个直径两米的圆形育苗盆,现投放鲟鱼苗8万尾、花鲢苗5万尾,下一步计划增投20万尾。此外,还引进了200尾鲟鱼种鱼,最大的种鱼有100多公斤。”

岚皋县地处秦巴腹地,水系纵横交错,天然富硒水含氧量高、水温恒定,为冷水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1年起,岚皋县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锚定“冷水鱼+富硒”的产业定位,以杂交鲟鱼、多鳞白甲鱼等特色品种为突破口,探索出“生态养殖+精深加工+渔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目前,该县已初步建成以冷水鱼为主导、各类经济鱼类为补充的繁育一体化产业体系,水产养殖面积18671亩,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年产水产品7000余吨,全县从事渔业人数突破2000人。

近年来,岚皋县以链式思维为引擎,深耕魔芋、冷水鱼产业,构建协同发展体系,打造魔芋“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闭环,开发魔芋膳食纤维、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推出魔芋花海观光、民宿集群等农旅新业态;以冷水鱼养殖为核心,延伸鱼子酱、鱼糜制品等精深加工链,同步建设垂钓基地,推动渔旅融合发展,形成“链主带动、多业协同、三产联动”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乡村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增值”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全县已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示范联合体8个,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农文旅”深度融合。2024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同比增长15%。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