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西安市2023年度上半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灞桥区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抓好“菜篮子”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三天不见绿,两眼冒金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提到“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指出,“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菜篮子是民生期盼,也是城市底气。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考核,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等五个方面,生产能力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生产能力又可细分为蔬菜面积、蔬菜产量和肉类产量等具体指标,就是得有菜地、有产出,还得荤素搭配有营养。
“满棚星亮西红柿,月挂中天豆角秧”。2022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107.80万亩,同比增长1.1%。为进一步确保全市菜地保有面积落到实处,今年4月26日,我市印发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关任务分解及生产基地名录》,将全市39.07万亩菜地保有面积任务分解到各涉农区县、开发区,数据详实具体,并将350个“菜篮子”重点品种应急保供生产基地名录一一列举。 守着“白菜心”,就是要严守耕地红线、保障菜地面积,不怕没菜地、不愁没菜吃。
“千有万有,不如自己有”。有了菜园子,更要建好管好服务好“菜篮子”。提高菜篮子生产能力,得深入调研。此次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走到了葡萄架下、大棚里面、水产基地,管理服务者、市场经营者、菜农和专家等一起到城市“菜园子”里耳闻目睹、望闻问切。提高菜篮子生产能力,关键要提高积极性,一方面要切实帮助企业和农户熟知天气变化、防范意外灾害,掌握市场行情,按季节时令安排好生产,另一方面也要常态化开展好爱心助农、直采直销、产供销对接服务工作,让企业和菜农真正尝到种菜的甜头,也让市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提高菜篮子生产能力,根本在自给率。去年,西安提出“蔬菜自给率达到90%左右”。对比蔬菜自给率常年超过100%的广州、叶菜自给率曾达到100%的成都等城市,依然有“奋力追赶、敢于超越”的空间。相信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我市将稳定提升菜篮子生产能力,帮助千家万户拎稳菜篮子、奔向好日子。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