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3-12-19 09:20:57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建设行动,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不断拓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着力,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精准施策,才能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值,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乡村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产业振兴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要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土字号”“乡字号”“农字号”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强富民产业的发展活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促进乡村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发挥特色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助力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人才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加强乡村人才建设要坚持引、用、育相结合,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从而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广纳天下英才以用之,不断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和科学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工作,吸引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企业商人建厂投资,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要用好本土人才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使有经验有胆识有技术的乡村能人、有理想有文化有干劲的年轻人才、有威信有思想有头脑的乡贤之士充分发挥其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优势,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增收。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农民夜校、文化讲堂、专家讲座等方式,大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和人文素养,以切实举措打造一支高素质、实用型、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文化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富有。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也是人们乡愁情思的精神寄托。因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用好乡村文化资源,以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历史传承下来的乡村文化建筑、传统手工工艺、特色民俗文化。同时通过建设村文化长廊、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彰显乡村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要打造农村精神高地,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乡村文化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凝心铸魂。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既要注重“乡情味”“烟火气”的保留,也要体现“时代感”彰显“文化魂”,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生态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最大亮点,绘就一幅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生态宜居为本色、以乡土民情为特色的山水田园图,打造一个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农民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要着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农民参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作用,落实责任主体,推动生态保护与环境清洁制度化、长效化,多措并举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要因地制宜、因村规划、因户施策,合理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不搞大拆大建、盲目开发和千村一面,尊重乡村固有价值和发展规律,营造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和特色景观,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擦亮“生态乡村”金字招牌。要促进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生活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组织振兴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党员是乡村振兴的“急先锋”,乡村振兴推进速度快不快、实施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强不强。因而,我们要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潜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和共同富裕。要持续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强乡富民中的领导作用,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要强化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工作与考核考评相挂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选任提拔的重要依据,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调动党员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大熔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要加大在高素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打造一支有朝气、有闯劲、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党员队伍,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农民的日子才能有奔头、权益才能有保障、未来才能有盼头。

乡村振兴不仅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仅要“做大蛋糕”而且要“分好蛋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奋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刘凯强 张晶)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李学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度保障不断健全,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不断强化。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强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依然值得关注。[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