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产业链串成群众“幸福链”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7-11 10:16:04

和氏乳业102位转盘式自动挤奶机有序运转(资料照片)。 陇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只奶山羊,能做出多大的文章?

7月4日清晨,陇县东风镇焦家坡村奶山羊养殖户高胜利推着草料走进羊舍,山羊“咩咩”围拢。

从散养几只羊,到如今日产鲜奶上百公斤、乳企上门收购,他感叹:“这一行,赶上了好时候!”

在陇县,一只羊串起了一条链,也撑起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奶山羊现代农业产业园。

不仅“羊”有奔头。在陇县,从农特产品到新型工业,从田间果园到电商云仓,产业成链成势,项目落地快,群众就业稳,幸福感实打实地贯穿在全产业链条中。

今年以来,陇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重点产业链群建设为牵引,推动资源整合、机制协同、服务提效。一条条产业链正变成“幸福链”。

一二三产衔接,链上有规模更有效益

“以前自己养羊靠经验,现在要靠技术。”高胜利是老养殖户,今年一口气添置了4台自动喂料设备。在他身上,既能看到养殖方式的变化,也能感受到产业升级带来的信心和干劲。

这样的变化,源于陇县聚力打造的奶山羊全产业链。

“围绕‘种—养—加—销’一体推进,全县建成33个人工授精站,累计引进优质种羊7567只、冻精细管2万枚,6.8万只奶山羊核心群逐步夯实良种繁育体系;粪污处理、青贮饲草同步推进,养殖更绿色;和氏乳业、飞鹤等龙头企业技改提升,鲜奶日处理能力突破10万吨……”陇县畜产局局长闫柏平说。

从“养得好”到“卖得远”,一罐罐鲜奶变身为优质奶粉,变成“增收奶”。

目前,陇县已建成各类奶山羊养殖场216个,其中千只羊场40个。奶山羊存栏57.3万只,鲜奶产量同比增长32%,预计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奶山羊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首位产业。

“在这张产业链图谱上,苹果、油桃、核桃等特色品类的40余个示范园同步推进建设,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电力配套等服务跟着补上。全县新培育经营主体340户,带动就业2.4万人,果园、羊场、园区正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产业网。”陇县副县长陈银拴说。

项目提速增效,发展底盘更加坚实

在位于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小途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现场,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批批环保垃圾袋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陇县经开区获批后首个落地的环保产业项目。我们自主研发了智能制造设备自动化切贴机,生产产品以玉米淀粉为主原料,具有可降解、无污染等优点。”该项目负责人孙晓娜说。

该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

这背后,是陇县推广的“五个一”机制在发力: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名科级干部联络、一张要素清单、一套推进专班、一套协调机制,积极推行扁平化调度、穿透式调度,全流程压实责任、全链条保障项目。

靠着机制创新和要素集聚,全县118个重点项目实现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达70.5%,不仅有环保包装、绿色食品加工等新项目纷纷落地,也有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老项目”持续扩能提效。

快的不仅是项目建设,还有招商节奏。

“我们上线‘云招商’平台,聚焦全链条、精准化、智能化进行推介。县级领导干部带队走出去,在北京、成都、武汉等地推广链条型项目,半年引资到位资金8.28亿元。轻资产、快投产的项目越来越多,‘合作经营’等机制让中小企业找到了发展新空间。”陇县招商服务局局长夏志平说。

与此同时,“出海”步伐也在提速。羊乳制品、果品、饮品等本地特色产品进入哈萨克斯坦超市、亮相马来西亚食品展,陇县制造正从关山脚下走向国际市场。

服务提质扩面,群众增收更有支撑

关山草原游客如织,网红民宿“一房难求”,果园采摘、农事节庆等活动一波接一波……今年以来,陇县把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作为提振消费的切入口,在做活农文旅产业链的同时举办了多场体育赛事。

“游客来了还能常来,靠的不只是风景,还有服务。”陇县关山旅游公司负责人闫虎成说,“关山草原通过强化培训、健全制度等加强对景区客户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一批乡村游让陇县旅游“遍地开花、满天繁星”。今年上半年,全县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66%。

7月4日,在陇县东南镇菜园村社区工厂,20多名村民正在赶制洗衣液、洗洁精等洗涤用品的订单。

“以前想打工,但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出不了远门。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做饭、接送孩子。”菜园村村民荣常青说。

像荣常青这样的例子,在陇县比比皆是。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5个社区工厂和多个乡村加工点,就业岗位从手工艺品、洗涤用品、电子元件加工延伸到电子装配,稳定带动1800多人就业。

为促进稳岗就业,今年以来,全县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4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72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7.3万人次。

从田间到车间,从牧场到市场,陇县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贯穿全链的服务体系,增强了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让群众的幸福更加触手可及。

记者 刘坤 李静茹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