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以亲民的价格和营养健康的餐点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就餐。
在新区坡头街道锦华社区,有一家别具温度的社区食堂。这个扎根乡村的食堂,切实解决了社区及周边村子众多老人的“吃饭难”问题,以物美价廉的餐食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暖与幸福。
7月2日上午10点,锦华社区食堂后厨一片繁忙景象。揉面、调馅、捏褶……工作人员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形似弯月、饱满诱人的蒸饺便整齐码放在蒸盘里,等待上笼蒸制。
临近饭点,社区副主任侯军霞早已等候在食堂门口,搀扶陆续而来的老人。
“侯主任,今天又吃啥好吃的?”
“快来快来,刚出锅的蒸饺,趁热乎多吃几个!”
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暖心的搀扶,侯军霞热情接待着每一位老人。他们彼此之间,熟悉得如同家人一般。
“子女大多都在外地,老人独自在家做饭很不方便。尤其是炎热天气,做饭稍有不慎就容易做多,吃不完还浪费。社区食堂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清淡少盐的饭菜合他们的口味,大家还能在一起拉拉家常,氛围特别好。”侯军霞道出了社区食堂开办的初衷。
据了解,锦华社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239人,其中空巢老人10人。为破解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社区于2024年11月开办了社区食堂,以“政府补贴+社区运营”模式,打造家门口的低成本就餐服务。
“我们根据年龄段实行梯度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早餐都是3元。午餐分4个年龄段,60岁至69岁老人5元、70岁至79岁老人4元,80岁至89岁老人3元,对90岁以上老人免费。”社区食堂负责人赵宏伟表示,自从食堂开办后,亲民的价格深受大家的一致好评。
“价格实惠,饭菜可口,比在家做方便多了!”附近村民郭亚勤夫妇一直来这里用餐,对社区食堂赞不绝口。
为满足老年群体营养健康的饮食需求,社区食堂主打家常菜,精心推出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的健康餐食。软糯的米饭、清炒的时蔬、少油的炖汤、无糖的粗粮粥……这些营养可口的饭菜,让老人吃得舒心、吃得健康。
“必须给做饭的团队点个赞!饭菜味道确实没的说,完全符合我们的口味。”社区居民杨战民对社区食堂的餐食和服务竖起大拇指。
一餐热饭,滋养出乡村里别样的温情。这个小小的社区食堂,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它不仅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更从细微之处体现了社会温度,让民生保障工作落到了实处,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心。锦华社区用最朴素的烟火,让“老有所养”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