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城固县上元观镇谢家营村。天刚亮,村民余继春就发动了他的农用三轮车。车厢里,新收的小麦堆得像座山。车轮碾过乡间小道,卷起薄薄的尘土,空气里弥漫着新麦特有的清甜气息。他的目的地很明确——城固县汉江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开了半个小时,三轮车稳稳地停在公司门口。“老余,又拉一车好粮来啦!这边走,3号通道空着呢。”验质员张鑫老远就热情地招呼。不大一会儿,扦样、过磅、检测、除杂、入库等流程就走完了。
今年,余继春的5000多斤新麦都卖给了城固县汉江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听到短信提示音,他掏出手机看了看,话语里带着踏实和满足:“钱当场就到账了,一分不差。方便又放心,这粮食卖得舒心!”在他身后,运粮车辆已排起小队,有序驶入粮库大门。
汉江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华穿梭在车流与人流间。“今年夏粮长势好,品质普遍不错,农户售粮积极性很高。我们5月17日就开秤了,比往年足足提前了十来天!”他指着身后高耸的现代化粮仓介绍,“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腾仓并库,彻底清扫空仓和消毒,机械全部检修调试到位,确保万无一失。同时24小时有人值守,敞开收购,随到随收,绝不让老乡跑空趟、卖粮难!”
这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是陕西全力保障夏粮收购“仓等粮、钱等粮、车等粮”的一个缩影。在全省层面,坚实的保障早已筑牢: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未雨绸缪,指导各地提前腾并仓容高达55亿斤以上。881个收购网点如同星罗棋布,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县乡,大门敞开、严阵以待;农发行陕西分行备足56亿元信贷资金,确保收购资金供应不断档。
在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有限公司,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6月6日就开秤了,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公司总经理吴锋站在繁忙的入库作业区,指着实时更新的电子显示屏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执行的价格是,二等及以上小麦每斤1.22元,三等小麦每斤1.21元。价格公开透明,随行就市,总体稳定,让农民卖得明白、卖得划算。”
“最近天气好,农户卖粮非常集中,热情很高。”吴锋坦言,“为了应对高峰,我们优化了流程,增开了卸粮口,所有人员轮班上岗,真正做到‘早开门、晚收秤’,中午也不休息,不能让农户白跑一趟。”库区外,售粮车辆沿着专用通道有序排队,工作人员引导车辆、发放号码牌、提供茶水,服务细致周到。
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政策温度如同六月的暖风,直抵田间地头,熨帖着万千粮农的心。全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措施,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截至6月15日,全省累计收购新产小麦12.92万吨,油菜籽361.2吨。
忙活了一会儿,余继春在汉江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办完了所有手续。他仔细地将收购凭证和结算单据折好,放进了贴身衣袋里。拍了拍空空的车厢,余继春跳上驾驶座,三轮车掉头驶出粮库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