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杨凌看示范|静宁“科技果”饱含“杨凌芯”
来源:农业科技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6-30 10:56:40

从“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到“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心”,从“园区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到“现代农业理念的深度植入”,静宁苹果产业借助杨凌科技早已褪去“靠天吃饭”的旧貌,穿上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华服”。

6月28日,2025“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甘肃静宁城川镇的中果汇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果汇峰),扑面而来的是静宁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

Δ脱毒种苗组培中心

在中果汇峰的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心,透明培养瓶内,嫩绿的苹果幼苗正努力生长,这些“脱毒种苗”是静宁苹果产业的“芯片”,承载着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作为苹果产业重县,甘肃静宁苹果产业对高新苗木繁育技术的渴求尤为迫切。

一天前,结束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的中果汇峰负责人李健,看中的是杨凌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先进的理念和种植模式。在与杨凌的合作中,中果汇峰既借鉴先进理念技术,又结合当地冬季严寒、气候干燥的特点大胆创新。

静宁苹果产业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与其他苹果产区不同。几年前,静宁果农以分散种植为主,企业参与度低、品种单一、苗木繁育滞后等问题曾像“枷锁”,束缚着产业发展的步伐。

Δ 李健(右一)就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技术接受记者采访

早在2015年,怀着开阔眼界、学习新技术、寻求合作三大使命,李健奔赴杨凌“取经”。“幸运的是与杨凌启丰农业达成合作,从苗木引进到技术交流,从理念更新到硬件建设,全方位推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李健说。

2019年中果汇峰正式建园,全力打造智慧果园。创业初期,苗木选择等难题接踵而至,随着杨凌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注入,这些“拦路虎”被逐一攻克。2022年,公司聚焦苗木培育,建成苗木繁育中心,一跃成为甘肃首家且规模最大的苹果种苗量产企业。

Δ苗木组培繁育室

“在苗木组培繁育技术应用上,根据技术原理,优化温室设计等环节,让技术真正‘扎根’静宁。”李健介绍,杨凌技术人员长期扎根园区,在智慧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领域开展大量探索。

如今,静宁的苹果苗木培育已成规模。李健透露,今年成品苗产量达80万株,明年预计攀升至100 - 120万株,小型砧木苗产量超200万株。这些苗木不仅满足本地果园更新需求,还畅销周边地区,成为带动区域苹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登上现代化智慧苹果产业园观测台,智慧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大数据监测平台等科技设施一应俱全。

Δ田间太阳能虫情测报灯

果园内,气象站实时监测天气变化、防霜机抵御自然灾害、太阳能杀虫灯防控虫害……通过智慧果业大数据平台,就能精准管理水肥、土壤、环境和病虫害,还能在线接受视频技术培训。“这些智慧平台的应用,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提升了果品品质,通过示范带动,实实在在增加了果农收入。”李健说。

“在静宁搞技术合作,关键要因地制宜,用新技术破解当地农业发展的痛点。”杨凌启丰农业静宁区域负责人尚建超,作为中果汇峰建园硬件设施的把控人。他认为,杨凌的滴灌、喷灌技术可为干旱缺水的静宁县苹果产业带来“及时雨”。

Δ尚建超(右一)介绍水肥一体化田间使用效果

“过去靠人工浇灌,在简易棚里育苗,效果差强人意。”尚建超介绍,雾化喷头技术是苗木培育的“秘密武器”,可使企业育苗效益至少增长30%到40% 。同时,雾化喷头能精准喷洒,为小幼苗营造适宜湿度环境,可将苗木存活率提升至95%。

如今,杨凌科技为中果汇峰苹果育苗带来新契机,这里的苹果良种苗木脱毒、组培、繁育为核心的育苗工程,未来也将推动着静宁苹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农业科技报 记者:耿苏强 王朝阳 李泉林  王宇飞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