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芒种不“盲”种 智能农机“慧”种田
来源:咸阳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6-11 10:15:28

农机手在田地里观察高性能播种机的运行情况。

设备生产车间内,工人正调整产品零件参数。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6月5日,夏日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如期而至,沃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播种的希望。

在武功秦牛农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功秦牛农机)的千亩研发实训基地内,几支“流水线式”作业的农机队伍穿梭于成片的麦田之中,在广袤的田野上绘成了一幅高效、智能、绿色的乡村画卷。

智能农机大显身手 夏收夏种一气呵成

收割机刚完成一片麦子的收割,高性能播种机便紧随其后。

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挂接着高性能玉米播种机开启了播种作业。只见农机手熟练地钻进驾驶室内,轻轻点触操控屏,播种机便迅速启动。驾驶室内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播种深度、距离等关键信息,农机手通过智能终端密切监控着作业数据,导航屏幕上闪烁的航迹线,指引着播种机以精准的株距将一粒粒种子播入土地。

令人惊叹的是,这台播种机不仅能实现精准播种,还能同步完成松土、施肥、覆土等多项作业,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夏收、夏种工作,如今在同一天内就能完成大半。

“这台高性能播种机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能确保播种位置准确无误,使玉米行距、株距均匀一致,出苗整齐,为后期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武功秦牛农机的负责人鲁雯琦一边仔细观察播种情况,一边介绍,高性能播种机还可通过智能电控系统,实现不同农艺要求下的自动调节播量、播速,并且通过北斗精准作业监控终端,实现漏播、堵塞报警,对播量、播速、面积实时监测,能有效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单产提升。

一旁,前来购买农机设备的种粮大户宋伟也乐呵呵地说:“把种子、化肥装进去,就不用怎么操心了,如果种子少了,机器会自动报警,咱们再添加就行,智能得很!”

话音刚落,正在研究农机租赁细则的农户胡利辉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全家老小忙收种,累得腰酸背疼还总赶不上农时,现在好了!花几百块租台收割机,一天就能把十几亩地收拾得干干净净。上次租的播种机带导航,播得又直又匀,省下的人工钱还能买不少种子!”

除了种粮大户外,像胡利辉这样普通农户的需求也被充分考虑到。武功秦牛农机推出灵活租赁方案,不仅按天计价,还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设备调试到田间操作指导全程跟进。针对小地块、零散种植户,更是推出了“共享农机”模式,几户村民拼单租赁,既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小农户“用机难”的痛点,让先进农机设备真正成为助力夏收夏种的“得力干将”。

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在播种领域,武功秦牛农机以高性能玉米播种机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展现出强劲研发实力,进而催生了更多播种领域的创新成果。小麦宽幅沟播机在田间作业时,播下的种子均匀分布;玉米大豆复合播种机一次作业便能完成玉米与大豆的复合播种;玉米增密精良播种机则能精准控制播种密度与深度……

在其他农机领域,团队同样成绩斐然。遥控割草机在操作人员的远程控制中便能精准地将杂草割除;果农只需发出简单的指令,声控果园采摘平台就能准确移动,完成采摘任务;丘陵山地智能单轨运输机在崎岖的山地间架起了运输的“桥梁”,轻松将农产品与农资运输至各处。

“硕果累累”离不开企业与高校的携手。武功秦牛农机自成立以来,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共建武功秦牛智能农机研究院,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

“由公司骨干技术人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研发团队,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先后完成了丘陵山地智能单轨运输机、小麦宽幅沟播机、玉米大豆复合播种机等一系列农机产品的研发。”鲁雯琦说,他们还大力示范推广小麦“3335”种植新技术、玉米“5335”种植新技术以及玉米大豆复合播种技术试验、示范。这些研发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多项,其中新研制的小麦宽幅播种机、玉米增密精良播种机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广泛推广,深受广大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青睐。

千亩基地功能多元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武功秦牛农机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的武功秦牛智能农机研究院基础上,打造了占地1000亩的研发实训基地。

该基地具备开展农业新技术机具研究、新技术机具测试改进、培育专业农机人才等功能。此前,该基地还顺利举办了我市多场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演示和展示会,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推向合作社和农户,推动先进农机落地助农。这座集教学、实习、劳动实践、培训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基地,已成为科技创新与农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

研发团队将工作场景延伸至田间地头,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扎根泥土中。基地内配备专家工作室、多媒体教室、研发制造实训车间等完善设施,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依托‘专家教授+研究院+公司+基地’的创新模式,一系列先进农机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它们不仅为打造现代农业装备高地发挥着积极的创新、示范、带动和推广作用,也为现代农机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引领力量。”鲁雯琦介绍。

俯瞰千亩沃野,一台台高端智能农机穿梭于阡陌之间,精准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当前,玉米播种成为夏种的关键任务。在过去,传统的夏播夏种主要依靠人力,费时费力。而如今,农田中却呈现出“只闻机械响、少见人奔忙”的景象,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周思文 文/图)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