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超市挑选水果。
琳琅满目的水果。
本报记者 吴萍 文/图
盛夏骄阳灼灼,各色水果成为人们解暑润燥的首选。然而,如何从琳琅满目的水果中挑出真正鲜甜、健康的那一枚,又如何吃得安心滋养?市民各有心得,果农经验指导,医生则从健康角度给予科学指引。盛夏的水果篮里,盛放的不只是美味,更是健康的智慧。
市民选购:慧眼识果
清晨的咸阳泉北综合市场,水果区已是人头攒动,居民围在一处水果摊位前挑选西瓜。“西瓜要挑纹路清晰、均匀展开的,瓜蒂卷曲些的,拍起来声音要发闷,这样的瓜才甜熟。”个别人分享着多年经验,又略带担忧,“最怕买到催熟的,那种瓜瓤虽红,味道却寡淡。”
上班族小吴坦言:“我常买超市切好的果盒,省事但有时不够新鲜,尤其天热时更易坏。”而退休的张阿姨则更信赖应季水果:“吃水果要讲时节,像现在荔枝、杨梅、水蜜桃正当季,味道好营养也足。”
退休教师刘阿姨则对水果的安全格外上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吃得健康安心,挑品相好的,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她特别留意水果是否带有正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标志。在水果专卖店,她常会询问店家水果的产地和采摘时间,心里才更有底。对于葡萄、樱桃这类不易清洗的浆果,她还表示,得先用流水冲洗掉表面浮尘,再放入清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或食用碱浸泡约10分钟,最后用流水彻底冲洗干净。“这样处理过,家里人吃着健康更放心。”
果农揭秘:自然的馈赠与智慧
水果商贩张师傅连续多年去宁夏采购西瓜,他对“熟”的判断有着独到见解。“听声音是个办法,但更要看瓜蔓上的卷曲,枯黄了才说明瓜成熟了。瓜皮颜色均匀,纹路清晰深绿,瓜着地的一面发黄,这些都是自然成熟的标志。”他提醒消费者,过分追求“早上市”或个头异常巨大的瓜果,有时反而不够理想。
对于需要短暂储存的水果,张师傅的爱人建议:“像葡萄、蓝莓、草莓这些娇气的水果,回家最好别洗,直接放冰箱冷藏格,吃多少洗多少。香蕉、芒果这些热带水果怕冷,别放冰箱,室温阴凉处存放就好。”
水果连锁店经营者方先生介绍,好水果是阳光雨露耐心养成的。“就说芒果,自然熟成的底色均匀,香气浓郁。有些外地果为了运输方便,会提前采摘用少量乙烯利催熟,但口感风味总归差些。”方先生强调,果农对“时令”有着天然的要求,所以说,水果当然是应季的好,“夏季多雨,光照丰沛,正是桃子、西瓜、葡萄等水果积淀糖分、酝酿风味的黄金时期。”
医生建议:甜蜜也需有度
面对缤纷诱人的夏日果盘,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营养师党丽娜建议,“含水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是补充水分、电解质和微量营养素的天然佳品,对维持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都有益。”她强调,水果虽好,但含糖量不容忽视。尤其西瓜、荔枝、龙眼这些夏季热门水果,升糖指数相对高,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她建议,成人每日水果摄入量在200g至350g为宜,约相当于一个中等苹果加一小碗西瓜的量。
“夏季因贪凉或食用不当水果引发肠胃不适的患者不少。比如空腹大量吃荔枝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冰镇西瓜、芒果等对脾胃虚弱者是负担。”她特别提醒,水果不能完全替代正餐,因其缺乏足够蛋白质与脂肪。
谈到具体健康建议,医生表示:“适量”与“适时”是关键。此外,一些看似平常的食用习惯也暗藏风险:切开的西瓜即使冷藏,超过12小时也易滋生细菌;荔枝、芒果等水果性质温热,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上火”;而部分人群对芒果存在过敏风险,需谨慎尝试。
小贴士:综合各方智慧,这份夏日水果健康食用锦囊请查收
1.优选时令与本地:当季、本地水果成熟度好,营养损失少,更少依赖保鲜处理。
2.慧眼巧辨成熟度:观色泽、闻香气、辨手感(如芒果轻捏有弹性)、听声音(如西瓜)。
3.清洗彻底是根本:流水下揉搓冲洗,必要时可用淡盐水或小苏打水浸泡后再冲洗,去除表面农残与微生物。葡萄、草莓等小颗粒水果尤需仔细。
4.食之有度讲科学:控制总量,分散食用(如作为加餐);特殊人群(糖友、脾胃弱者、过敏体质)需遵医嘱选择种类与分量。
5.储存得当保新鲜:易腐水果(如浆果)及时冷藏;切开水果务必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
6.特殊风险需知晓:儿童避免空腹大量吃荔枝;湿热体质者减少温热性水果摄入;过敏体质者慎食芒果等易致敏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