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河村育苗基地,村民正在起苗。实习记者 郑祎 摄
近年来,随着酸枣的药用价值被挖掘,市场价值也随之不断攀高,酸枣产业迎来新机遇。彬州市永乐镇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引进酸枣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5月10日,在永乐镇红岩河村酸枣育苗基地,一株株酸枣幼苗正在被打包、装车、售卖。“酸枣是我国原产的野生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酸枣芽可以制茶,酸枣肉可以加工酸枣面、酿制饮料,酸枣仁更是名贵的中药材。”红岩河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平介绍,酸枣树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林地、田边、苗圃、河渠堤坝、撂荒地均可种植,经济效益可观。
2022年起,永乐镇抢抓市场机遇,以闲置资源为基础,以集体增收为目标,陆续在高辉村和红岩河村发展酸枣产业。2022年,高辉村整治荒山旱地600多亩种植酸枣树,提升村集体收入,丰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2023年,红岩河村利用18个闲置大棚培育酸枣苗,以满足周边地区酸枣种植需求,剩余酸枣苗则销往甘肃、山西等地。
酸枣产业的发展,不但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为周边群众拓宽了致富路子。“镇里发展的酸枣产业,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像我年纪大了,外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农闲时也可以照顾到自家的活计,非常不错,希望镇里的产业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红岩河村村民鲁宝印一边手脚麻利地起着酸枣苗,一边高兴地说。
种下酸枣树,叩响“致富门”,种出“甜”经济。彬州市永乐镇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系统谋划,科学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以特色种植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实习记者 郑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