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9个典型案例中,产业振兴有15个;人才振兴有5个;文化振兴有8个;生态振兴有5个;组织振兴有7个;乡村建设有9个;村级案例有28个;镇级案例有8个;县级案例有13个,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旗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对49个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推介,供全省各地参考和学习。
榆林市清涧县坚持“大抓党建、抓大党建”的工作思路,聚焦农村空心化、劳力老龄化、资源零散化的难题,整合资源要素,创新工作举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在红旗沟流域创新成立红旗沟联合党委,实施组织联建、事务联商、资源联享、产业联兴、治理联抓的“五联共建”工作机制,实现党的建设、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收。
基本情况
红旗沟位于榆林市清涧县城南部,包括2镇13村,区域内常住人口571户102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709人、占常住人口比例69.44%,面临着严重的农村空心化、资源零散化和劳力老龄化难题。2023年,清涧县委创新成立“红旗沟联合党委”,积极探索组织联建、事务联商、资源联享、产业联兴、治理联抓的“五联共建”模式,在不改变镇村行政区划布局的基础上,对红旗沟区域的13个行政村进行统一性规划、资源性整合、逐步性推进、优势化提升,全面实现基层党建、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社会服务以及群众增收致富的互利共赢。
红旗沟党群服务中心
主要做法
组织联建立足红旗沟流域的区位、资源、民情等实际,打破党组织的常规设置办法,以“县委常委+退居二线党员领导干部+涉农部门+两镇党委+13个村党组织”组建红旗沟联合党委,结合《清涧县公务员职级晋升办法》《清涧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实施细则》《清涧县村干部管理考核激励办法》,吸纳3名退居二线的党员领导干部、2名乡镇党委书记和13名村党支部书记加入红旗沟联合党委,组织实施结对帮带工作,统筹开展县直机关单位与村之间、企业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结对帮带,做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有效凝聚组织合力。事务联商根据各村、企业、农户的需求建立联席会议常态化运转机制,组织联合党委委员共同商议事关红旗沟发展的各类事项,进行“两议一公开一评估”闭环管理(即征集民意诉求书记办公会商议→党委委员会决议→公示公告→组织实施→成效评估),合力聚众智、议大事、创大业。资源联享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优势资源的集聚共享效应,建立资源联享机制。联享人力资源,统筹专技人才,组建农业专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产业发展,提升生产效率;统筹区域内劳力,发挥所长,抱团发展产业。联享资产资源,联建红旗沟展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院、生活垃圾运转站,整合闲置耕地、林地、坝地、废弃小学,进行集中流转、挂牌交易,盘活资产资源。
红旗沟革命纪念馆
联享服务资源,依托去行政化的党群服务中心,以亲和化、便捷化方式集中开展政务服务、农业服务、金融服务、电商服务、养老服务等,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联享政策资源,将各类惠农惠企政策集中宣传、集中兑现,联办培训班、道德大讲堂,联育“新农人”、新技术、新品牌,联评“两优一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做到抒民忧、暖民心、增活力。产业联兴通过“五化”举措,推动常住农户产业全覆盖,农业产业走向兴旺。规模化整合,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导参与整合、新型经营主体股份合作参与整合、农户“互换并地+结对并地+能人领办”参与整合,实现“小田变大田”集中连片集约经营。机械化作业,建立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机制,强化服务监督,由农业机械服务企业集中连片作业,有效降低群众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科技化服务,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菜”,由技术服务团队“派单”,由专业技术人员“接单”现场服务,做到农业产业科学管护、增产增值。标准化运营,以种植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加工标准化“三化”举措,推动实现“商超直供、体验店直销、电商直播”“三直营销”,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农业收益。
红旗沟“同饮一泓水 共绘振兴图”活动
治理联抓统筹开展生态综合治理,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做到“川道农业设施化、河道治理现代化、缓坡梯田宽幅化、陡坡陡洼林草化”。统筹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和基层平安联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沟、矛盾不上交”,相融互动、协商共治。
工作成效
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组建红旗沟联合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思广益研究实施“135553”流域综合治理战略,探索建立了组织联建、事务联商、资源联享、产业联兴、治理联抓的“五联共建”机制,建成了集农业、电商、金融、社会服务及研学、实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党建示范区,通过上下联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146件,以实干实绩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生态治理迎来新变化
按照“缓坡梯田节水化、沟道治理坝系化、陡坡陡洼搞绿化”的思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坝草综合治理,进行“六态一体共生”布局,维修巩固17座骨干坝,建设高标准农田11300亩、坝地5000亩,拓展和提升坡改田4350亩;治理河道4924米,新建护栏2355米;完成退耕还林4800亩,实施坡洼地绿化10600亩,生态林草面积达32400亩,林草覆盖率达64%,形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襟裙子、山底穿靴子”三道防护体系,年均拦蓄泥沙10.62万吨,取得“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成效。
红旗沟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建成红旗沟展馆、红旗沟民宿、水上乐园等公共服务项目9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6个,盘活闲置地20044亩,发展粉条龙头企业1个,嫁接红梅杏1553亩,栽植酸枣1600亩,培育优质苹果6078亩,建成智慧果园200亩,发展设施大棚59座,种植特色农作物45600亩,带动常住农户主导产业全覆盖,年人均收入由15737增长到18435元,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人才队伍建设开辟新路径结合职级晋升办法,择优吸纳3名退居二线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加入红旗沟联合党委,充分发挥熟悉农业、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挥发余热。培育选用66名各类“能人”,组建红梅杏、山地苹果等7个产业技术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服务45次、培训150人次,组建2支托管服务队划片包干2个作业区域,机械化作业面积达16278亩。引进电商服务人才5名,借助“宽州甄选”“西部粮仓”等平台助农销售500余万元。社会综合治理得到新提升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主干道9公里,硬化生产道路32公里,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交通主干道路绿化1100米,安装小型太阳能路灯966盏。利用闲置资源建成区域中心幸福院4个,为辖区319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和餐饮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群众点菜、支部派工”为群众提供上门快递收发、养老高龄审核、农机检修等各类服务289次。充分发挥五级五长“六员”职责,常态化开展“三访五促”工作,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6件,消除风险隐患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