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俏销“云端集市”
来源:安康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5-19 09:07:54


孟石岭镇电商直播基地

主播与粉丝互动、介绍浆巴饼的制作过程。

通讯员 张天兵 胡佳恒

5月5日晚7时,“农创青年”宋光军如同往日一样,准时来到岚皋县孟石岭镇电商直播基地,径自走进“美食直播间”,一番准备过后,开启了他的夜班工作模式。

宋光军面对手机镜头,手里端着磨好的玉米浆,很快就与网友热情互动起来。

“这是我们这里大山种出的生态玉米磨出的浆,制作出的浆巴饼软糯香甜,特别好吃……”宋光军一边展示,一边快速解答直播间粉丝们的各种提问,现场演示起制作的方法步骤。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晚上10时,订单量达到了500单。这场持续3小时的直播,最终带动浆巴饼原料销售过万元,创下单场销售新高。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岚皋县孟石岭镇生态环境良好,特色资源富集,农特产品丰富。但和许多地方的山区乡镇一样,农副产品存在着“好货出山难”的困境。

如何破解农产品销售缺渠道这一问题,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孟石岭镇把目光投向了直播电商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上来,通过多方争取支持,共投资200多万元,对丰景村内的一个旧粮站实施改造,建成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全县首个集货体系、分拣系统、质检分级、品牌包装、直播销售、仓储追溯“六位一体”的电商综合直播基地。

“农创青年”宋光军是第一个应邀走进电商综合直播基地工作的人。作为孟石岭本乡本土的电商达人,这位90后年轻小伙子,白天巡回在岚皋县内各镇“跑山”收山货,晚上回到孟石岭电商基地上“夜班”,在直播间里吆喝卖山货,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这份连轴转的工作很是辛苦,但几个月下来,日均3000元的销售额,让宋光军充满了激情,每天乐此不疲。

如今,宋光军平台粉丝量达到了4.6万人,最高月销量突破1万单,销售额超过30万元。

“目前的客户群,可以说有90%都是线上引流而来的。”说到直播的效果,宋光军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为了拓展队伍,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电商人才倍增”计划,今年孟石岭镇电商直播基地,以宋光军领军,通过实操的方式,先后培养出10名男女主播,每天形成了早、中、晚三班工作机制,除了销售本镇的农副产品外,也通过一这平台让全县的茶叶、魔芋、硒米、干土豆片、豆腐干、腊肉、土鸡蛋等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

“电商助农帮我解决了销售的大问题,真心感谢镇电商基地这个好平台”。这是城关镇新春村村民陈邦根说出的心里话。

陈邦根家有12亩山坡地,去年他分别在好几个地块播下种子,今年1月初,菜薹就抽出嫩绿的枝条,他就近向县城内喜洋洋等几家超市供货。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升高,地里的菜薹开始大量上市,超市供货数量有限,这让陈帮根为销售问题一时犯了愁。

宋光军来到他家地头架起手机,实地拍摄采收的小视频,晚上又回到电商基地进行直播,很快通过电商基地直播带货,把菜薹卖到了全国各地。

65岁的蔡丛礼是孟石岭镇前进村6组人,多年靠销售山货维持生计。去年,她在干农活时腿部受伤,躺在床上为家里的山货犯起了愁。驻村第一书记韩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了电商带货服务队队长雷维鹏,由另外几名第一书记组成主播联盟,在基地开展直播带货,很快就解决了蔡大妈后顾之忧。

“原先是背背篓到各镇跑着卖,不知流了多少汗,现在镇上有了电商直播基地,主播们走进助农直播间,再也不用担心农副产品滞销了。”蔡丛礼说。

乡村振兴,电商赋能。目前,随着孟石岭镇电商综合直播基地主播团队增加,直播卖货技术的日臻熟练,如今基地形成了选品、直播、发货、售后为一体的产业链。

孟石岭镇综合与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张超介绍,基地自去年9月份开播以来,主播们累计已开展直播200余场,网上销售也取得了200余万元的好业绩,全县受益群众300余户。

“我镇还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个倍增’计划,以镇电商直播基地为依托,以‘一村一品’土特产品为支撑,让直播间变成‘流量空间’,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该镇镇长刘华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