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典型案例丨咸阳市长武县十里铺村:“采摘绿意·窑洞情怀” 窑洞中的生态振兴密码
来源: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5-15 15:27:16

编者按

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9个典型案例中,产业振兴有15个;人才振兴有5个;文化振兴有8个;生态振兴有5个;组织振兴有7个;乡村建设有9个;村级案例有28个;镇级案例有8个;县级案例有13个,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旗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对49个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推介,供全省各地参考和学习。

咸阳市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充分挖掘窑洞和农耕的深厚文化底蕴,以生态优先、文化兴村为导向,着力打造“十里铺窑洞、古丝路驿站”品牌,修缮窑洞、建立窑洞博物馆,走上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基本情况

十里铺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陕甘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距长武县城仅5公里,紧邻国道312线,交通便捷畅通。全村共有292户1052人口,耕地面积1488亩,经济收入以小麦、玉米、苹果种植以及劳务输出为主。近年来,十里铺村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当地的梁增基梁老精神和窑洞文化,村庄打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包括窑洞宾馆、非遗展馆、农家美食、网红打卡等特色旅游项目,在推进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家园的道路上,始终以绿色、健康发展为方向,常抓“三堆六乱”整治,致力于打造乡村绿化、生态景观完美结合的美丽乡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咸阳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成为长武县乡村振兴的标杆性村庄。

十里铺村丝路古驿城墙

品窑洞乡韵 学梁老精神 凝聚乡土文化

十里铺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游丝路古驿、住窑洞宾馆、学梁老精神”为思路,把窑洞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成为了撬动乡村旅游的“金杠杆”。

一、发展旅游综合体

在深度挖掘十里铺村自身历史文化、旅游及交通资源基础上,结合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开发驿站文化、地域文化、窑洞文化等,启动实施了“十里铺窑洞文化保护开发项目”。项目以“窑洞院落、窑洞宾馆、丝路驿站文化广场、窑洞文化展馆、乡村旅游、餐饮休闲”为开发重点,让游客到十里铺村后“有窑洞宾馆可住、有特色美味可食、有长武《地摊社火》《黄土地上育种人》等演出可看、有梁老感人事迹可学、有陕甘特色产品可购”,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务工人数200余人,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十里铺村十里客栈

二、体验农耕文明,提升文化内涵

为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十里铺村在现有的旅游及产业资源基础上,着力增强文化内涵,推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如乡村旅游节、农耕文化体验节等。每天接待游客近2000人次,将农耕活动与旅游融合,为旅游增添新的乐趣和深度。

三、打造“梁老精神”学习基地

十里铺村这片黄土地,见证了梁增基老先生的不凡事迹,梁增基先生扎根于此,以一腔赤诚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为小麦育种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为更好弘扬“梁老精神”,纪念梁增基老先生事迹,十里铺村设立了非遗传习基地,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在参观、种植中充分感受劳动乐趣、领悟农耕文化,让“梁老精神”一代代传承。

聚大棚乡韵 闻瓜果飘香 传承农家智慧

十里铺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耕体验、亲子游乐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一、建设推广绿田园水果蔬菜采摘园区

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建设大棚蔬果采摘园,通过举办“乡村采摘体验”系列活动,把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融为一体,让游客在享受摘果之乐的同时,也能尽情体验当地的田园美景,了解到长武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特色。

二、突出产业培育,夯实农业基础

建设田园综合体产业园1处,共5类大棚57座,种植甜瓜、圣女果、乳瓜、芹菜和无土栽培绿色蔬菜。依托旱作小麦育种试验基地,种植百亩小麦良种示范田。繁育长旱58小麦良种,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麒麟西瓜。

十里铺村种植示范园——十里花海

三、以农耕文化为魂,打造城市后花园

园区内设有“开心农场”大棚蔬菜基地1处,占地3.3亩,采取3种模式认领经营,游客可自种认养,体验耕地播种乐趣,和孩子共赴一场“田园之约”,将农业生产与农事体验相结合,兼具观光休闲和参与体验双重属性。

赏绿意盎然 观花鸟悠然 弘扬田园风韵

十里铺村以健康村庄示范建设为引领,将生态作为最亮的底色,将宜居作为最亮的名片,奋力书写美丽乡村、健康村庄的大文章。

一、构建宜居村庄,提升村民幸福度

完善村内文化墙、健身广场、休闲亭廊等设施的建设,让绿色健康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闪光点,开启丝路驿站的“美颜”模式。

二、抓好“三大革命”,改善人居环境

常态化开展“三堆六乱”整治以及“和美庭院”评比活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工程,铺设排污管网1000米,修建化粪池1处,采用集中式改厕模式,实施改厕206户,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

三、严格创建标准,科学精准谋划

对照“千万工程”创建的6个方面41条标准,查漏补缺。从实施村庄规划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谋划,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一体化推进各项工作,提升村庄整体风貌。

十里铺村窑洞民宿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乡村旅游兴,农民收入增的发展格局。如今,一张充满窑洞记忆、田园风光的旅游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