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黄龙县养蜂师刘超在查看蜂胚情况。 本报通讯员 陈子龙摄
5月8日,在黄龙县养蜂师刘超的养蜂基地,一个个蜂箱整齐排列,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与蜂箱间忙碌穿梭。
黄龙县森林覆盖率87%,林草覆盖率92%,是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有陕西“一叶肺”的美誉。据林业部门统计,黄龙县植物种类达645种,为养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有效组织,当地养蜂产业长期处于小、散、乱的状态,经济效益不高。
为改变这一现状,发挥林下经济的最大效益,2023年10月,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始探索培育养蜂师劳务品牌。
该局联合专业技术团队和培训机构,针对当地养蜂实际,设计了一套系统培训课程,内容涵盖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蜂产品的加工、包装与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
2024年7月,黄龙养蜂师被认定为县级劳务品牌。经过大规模组织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该县已培养出1900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养蜂专业人才,带动340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
作为黄龙县首批养蜂师,刘超是这一品牌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以前养蜂就是凭感觉,蜂蜜产量低也卖不上价。参加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养蜂师培训后,我学到了很多养蜂技术。现在,我家的蜂蜜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刘超感慨。
黄龙县养蜂站站长方冲伟介绍,经过培训的养蜂户,不仅掌握了科学的养蜂技术,还学会了品牌营销。他们生产的蜂蜜水、蜂蜜香皂、蜂蜜酒等10多种蜂产品,凭借优良品质,逐渐打开市场。
如今,在养蜂师劳务品牌的带动下,黄龙县养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村民看到养蜂的良好前景,纷纷加入养蜂队伍。目前,全县养蜂数量达9.3万箱,年产蜂蜜1450吨,蜂产品年产值超7600万元;建成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31个,100箱以上养殖户有136户。
(通讯员 冯延军 陈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