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典型案例丨铜川市印台区马科村:陶瓷古韵赋能和美乡村发展
来源: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4-30 16:17:50

编者按

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9个典型案例中,产业振兴有15个;人才振兴有5个;文化振兴有8个;生态振兴有5个;组织振兴有7个;乡村建设有9个;村级案例有28个;镇级案例有8个;县级案例有13个,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旗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对49个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推介,供全省各地参考和学习。

近年来,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马科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深入挖掘陈炉陶瓷文化资源,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陶瓷产业延链强链“双轮驱动”,促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乡村文化传承提升,农村群众共同富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基本情况

马科村距铜川市区20多公里,全村总面积5800亩,共有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03户616人,常住人口140户230人,依靠陈炉景区而建,交通便捷。其陶瓷烧造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陶瓷制品经历代陶瓷艺人的推陈出新,已发展到200多个种类。近年来,马科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兴业”的发展方向,加大对陶瓷文化的挖掘、整合和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陶瓷文化特色的文、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

罐罐垒墙错落有致的独特民居风貌

抓文化传承 打造陶瓷文化乡村

围绕乡村发展既要“塑形”,更要注重“铸魂”目标,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内涵。

一方面深挖陶瓷古韵,厚植乡村文化底蕴。围绕“千年炉火”,按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实施传统民居修复、古镇风貌和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形成了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罐罐垒墙错落有致的独特民居风貌。通过非遗工坊提升项目持续发掘传统文化根脉,累计培育中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区级项目18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非遗传承人22人,乡村文化底蕴不断加深。

另一方面做足陶瓷文章,促进陶瓷产业蝶变。依托境内丰富的高岭土、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紫砂土等资源,构建了从陶瓷坩土初加工到陶瓷制作、烧成、销售全流程的完整产业链。以周边农村为点位,多点位开发,连点串线、串线成面,积极推动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大企业支撑、小企业聚集的发展格局,陶瓷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游客体验制陶拉坯全过程

抓创新发展 打造文旅融合样板

坚持“村景融合”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一、“非遗+文旅”擦亮陶瓷文化底色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目标,采取耀瓷体验游、乡村旅游等沉浸式旅游方式,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功能,建成“1+5”景区带动、周边村协同发展的集采风写生、研发烧制、特色民宿、休闲娱乐、研学等乡村文化旅游基地,开展窑神庙祭祀、民俗文化展、摄影大赛等活动,不断延伸陶瓷产业链条,传承和发扬陶瓷非遗文化。

二、“非遗+文创”提升陶瓷产业质效

在陶瓷艺术作品开发上精雕细琢,除了传统的倒装壶、凤鸣壶、公道杯等陶瓷产品,还打造了“围炉煮茶”、陶瓷壁画等文创产品,鼓励支持群众开设DIY陶瓷家庭作坊、制作陶瓷体验项目等,以“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电商”三大发展模式推进了陶瓷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产业发展,促进非遗产品向旅游特色产品转化,推动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

三、“非遗+电商”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采取抖音、淘宝、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建立了电商服务中心(站),提高产品销售影响力和覆盖面。

培育了以李家瓷坊李钟楼为典型的电商主播30余人,网红导游“陈炉古镇第一讲”吴欢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为古镇文化旅游和陶瓷销售赋能引流,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自主经营、订单生产、资产租赁、入股分红、景区管理服务、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周边1300余人年增收1万元左右,陶瓷产业已成为马科村最稳定、最可靠的增收产业。

开展研学活动

抓人才培育 打造陶瓷产业人才矩阵

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为弘扬陶瓷文化、壮大陶瓷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一、坚持“清单化”精准培育

精准对接陶瓷产业发展需求,收集人才帮扶需求377条,梳理形成陶瓷企业“需求清单”,实施陶瓷技艺传承工程,成立“孟树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定期举办陶瓷技艺比武、人才评选推优,精准开展陶瓷制作技术培训5次,受训人员达500余人,为延续和壮大陶瓷文化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坚持“体系化”融合培育

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鼓励引导陶瓷从业人员入学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学习,鼓励具备条件的技术人员申报各级工艺大师称号,培养孟树锋、李竹玲、袁西成等14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

三、坚持“多元化”开放培育

鼓励技艺传承,加大新生代人才的培养、帮扶和宣传力度,通过“老带新”“一帮一”结对传帮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机制,培育更多的陶瓷技艺人才。近年来,培育储备陶艺传承人才100余人。

坚持文化振兴把文化优势变成了发展优势,不仅让乡村人文环境得到改善,使陶瓷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提升了乡村的生活品质、品位,提振了群众自我发展的精气神。马科村将持续以文化振兴铸好乡村之魂,持续走好乡村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促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群众全面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