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典型案例丨西安市高陵区钓北村:统筹“三块地”改革 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来源: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4-27 15:22:45

编者按

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9个典型案例中,产业振兴有15个;人才振兴有5个;文化振兴有8个;生态振兴有5个;组织振兴有7个;乡村建设有9个;村级案例有28个;镇级案例有8个;县级案例有13个,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旗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对49个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推介,供全省各地参考和学习。 

为破解乡村发展“地从哪来、钱从哪来”等瓶颈问题,近年来,西安市高陵区耿镇街道钓北村依托泾渭分明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为契机,主动而为、勇于探索,积极发展果蔬种植、休闲体验、酒店餐饮等产业,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积极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实现企业、集体、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基本情况

钓北村位于西安市高陵区西南约5公里处,南临渭河北堤。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从辖区穿过,全村共1320户5424人,党员172人,辖区总面积7800亩。在党支部引领下,全村紧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依托辖区得天独厚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泾渭分明”文化内涵,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盘活农村闲余资源,以大棚种植、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为主导,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产业促发展,实现党组织引领致富奔小康。

渭阳鱻鱼码头

党建引领 夯实基础

将党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紧抓村“两委”班子换届契机,将发展有思路、群众威望好的张锋选为村“带头人”,改变以往班子不健全,平均年龄偏大等问题。目前,钓北村“两委”成员共12人,平均年龄低于4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最高为硕士研究生。

班子搭建后,通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村集体经济增收“大家谈”活动10余场,反复商讨研究,明确发展思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重要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着力将组织优势化转为发展优势,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持续提升。

创新机制 统筹规划

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2.5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钓北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钓北村发展提供“孵化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助推器”。

多元推进 产业强村

突出规划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聘请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踏勘、座谈调研等方式,全面熟悉和掌握发展基础、地理区位、人文风俗等,完成村庄布局和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做实、联农带农、企业引领、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盘活资源、用活政策,整体布局、多点发力,打造休闲游玩新亮点、农业特色品牌、拾光小镇等,逐步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钓北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

注重多元化发展,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原则,探索出飞地发展思路,一是购置170平方米沿街商铺,年租金收益达9万余元;二是加盟青岛尚美生活集团旗下品牌尚客优品酒店,实现年收入100余万元;通过“造船出海”盘活闲置资源,探索由村党支部牵头,社会资本参与,整合村集体资产、闲置土地、建设用地、群众耕地、闲置宅基地,打造雅风钓北花卉种植销售基地,建成火龙果、草莓温室大棚15栋。与陕西秦乡集体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南瓜种植采摘、南瓜彩绘、亲子研学、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南瓜乐园,做活农文旅融合“文章”。

雅风钓北花卉种植销售基地

生态先行 和美宜居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先“美颜”再“绿净”,持续开展全域化、精准化、常态化环境整治、生态增绿等工作,做到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平常、管在日常、贵在坚持,建设永远在路上。大力实施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街办转运,区处理”的闭环处理运行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围绕人居环境、路域环境、坟茔墓地、农田环境等重点,明确整治要求及提升标准,抓重点、抠细节、提质量,由村内清洁向村外路、田、坟等拓展,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见缝插绿,提升美化绿化水平。建立健全保洁员管理、长效化管护、考核奖惩机制,常态化开展环境大整治、大提升活动,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

文化赋能 提升内涵

美丽乡村美在颜值,美在气质,更要美在老百姓心里。创建钓北村乡村振兴艺术团,常态化举办文艺汇演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盛宴”,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组织开展庆“八一”建军节暨慰问高龄退伍军人活动、“人才振兴 助梦起航”奖学助学和“情暖中秋 爱在钓北”庆双节等活动,慰问高龄退役军人30余人次,奖励资助新入学大学生10余人,发放助学金2万余元。评选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五美庭院”,培树身边典型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家风家训,让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建设立心铸魂、笃志润德。

民生暖心 和美共享

不断提升“高·幸食堂”服务品质,充分考虑老年人饮食特点,对60周岁以上老人给予老年餐优惠价格,每天两餐一共15元,其中七类人群(本市户籍的散居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待服务保障对象、重残、空巢独居的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在享受优惠价格的基础上,每人每天再补贴2元,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对不方便来食堂吃饭的老人开展配送服务。同时,“高·幸食堂”在依托农村幸福院的基础上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可以在包间休息,唱唱戏打打牌。食堂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公益活动,还经常邀请一些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组织老年人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等,丰富老年人闲暇生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守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世界。高陵区耿镇钓北村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钓北特色的农文旅发展之路。立足地方实际,用活乡土资源,让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找准发展路子,突出独特优势,打造一个集农业体验、文化展示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平台。形成集群发展,加快三产融合,通过引进和培育相关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钓北村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