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排头兵”成为致富“领头雁”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4-21 16:20:57

4月14日,渭北高原春意正浓。富平县富果家庭农场里,农场负责人张养联和工人正给露天樱桃树搭建防雨大棚。“雨水多会影响樱桃收成。今年,我们提前搭建防雨设施,减少雨水对樱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张养联说。

张养联1987年10月从老家礼泉县参军入伍,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服役。从军18年,他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他说:“艰苦的环境让我养成了能吃苦、敢拼搏的性格。”

2005年自主择业后,张养联前往大连从事海参养殖行业。其间,他勤奋好学,苦心钻研技术。从种苗培育到规模化养殖,他用10年时间将海参养殖规模扩展至300亩,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事业蒸蒸日上,张养联对家乡的牵挂也日益浓烈。“母亲已经80多岁了。近30年里,我陪伴家人的时间不过短短百天。看着日渐年迈的母亲,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她的身边。”张养联说。深思熟虑后,张养联决定返乡二次创业。

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2015年,张养联决定到富平县到贤镇惠店村发展种植业,并注册成立了富平县富果家庭农场。

对于初次涉足农业的张养联来说,要打造一个规模化、现代化的家庭农场,困难与挑战不言而喻。

面对待开垦的土地,这位农业“门外汉”展现出军人特有的韧劲:不懂种植技术,他就埋头苦读专业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土壤条件欠佳,他便因地制宜进行改良;樱桃成熟季遭遇恶劣天气,他就搭建温室大棚;产品销路不畅,他就尝试网上直播……

多年的辛勤付出终有回报,如今,张养联已经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樱桃种植大户。他的樱桃园已发展成300亩的大果园,他的家庭农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我从五六十种樱桃品种中精选出18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延长了樱桃的上市期,并依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目前,我的樱桃园年产量约20万斤,产值近200万元。”张养联介绍。目前,他已经与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自家樱桃的品牌影响力。

为了实现果园的长远发展,张养联坚持生态种植,并大力发展林下循环经济。与此同时,他积极引入温室大棚、防雨防风设施等,推行滴灌技术和套袋樱桃技术,种出的樱桃果面干净、色泽鲜艳,且保鲜时间长。张养联常说:“做农业必须要对消费者、市场负责。”

如今,张养联的农场规模日益扩大,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目前,张养联已与30名工人签订长期用工合同。

为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张养联组织周边农场开展采摘活动,推动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融合。随着电商产业的兴起,张养联又调整销售方式,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进行直播卖货,积极拓展市场。

“乡村是干事创业的热土。”张养联满怀信心,“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干带动更多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