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4-09-03 10:54:43

9月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记者获悉,陕西省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9%以上,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土壤:

19个重点区域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据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峥介绍,我省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673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159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9%以上,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省强化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推动19个重点区域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陈峥介绍,陕西省全面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组织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7市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并积极推动治理。

“十四五”以来,我省累计完成753块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有效保障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关停地块和注销撤销排污许可企业用地排查,将154个地块纳入优先监管清单,通过采取制度管控、工程措施等有效阻断土壤污染扩散。

此外,有序推进治理修复与试点示范。加快推进3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实施,形成了土壤、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的“陕西经验”。

地下水:

对20个化工园区开展重点污染源隐患排查

据了解,陕西省不断加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双源”管理,组织开展72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及周边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按照“一井一档、一井一策”原则,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或改善方案,督促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点位水质达到目标要求。

同时,组织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截至目前,咸阳、西安、宝鸡、渭南已完成重点区划定工作。强化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对20个化工园区开展重点污染源隐患排查,针对问题提出分类管理要求。

农村生态环境:

探索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

陕西省以乡村生态宜居、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充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省级采取现场督导、暗访抽查、成效评估等方式,累计对3365个行政村、153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现场核查评估,推动相关市(区)建立问题台账并加快落实整改。

同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强化农村水体排查和黑臭水体治理,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微水体抽样调查监测和疑似农村黑臭水体遥感排查,对200个农村中小微水体开展调查监测,探索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17%。

据悉,省生态环境厅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大力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效防范风险,切实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记者 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