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省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乡村振兴板块。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经济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等进程中,陕西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生产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陕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7.9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27亿元,是1949年的4.5倍。改革开放后,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1985年,总产值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番,达到79.58亿元。之后,随着多个中央1号文件惠农政策的落地,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先后于2007年、2011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突破千亿元、两千亿元、三千亿元、四千亿元大关。截至2023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4.91亿元,增加值2796.51亿元,是1945年的591.4倍,年均增长8.9%。
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
75年来,陕西注重持续改善农业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占主导地位优化为农林牧渔和服务业全面均衡发展,农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86.5%降至2023年的73.4%,牧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13.2%增至2023年的18.3%,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23年产值比重为5.5%。
近年来,我省重点优化调整8条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聚力打造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中药材5个千亿级产业链,乳制品、食用菌2个500亿级产业链,猕猴桃1个300亿级产业链。2023年,全省园林水果产量2092.5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特别是苹果种植面积922.92万亩,产量1375.12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全省蔬菜产量2151.2万吨,产量位居西北第一。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75年来,在“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的演进路径中,我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75年来,我省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23年的16421.94元,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11.3%。随着收入来源多元化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愿和实力越来越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改善。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89.73元,从最初的低水平求温饱阶段,到将更多的开支用于除衣食住行外的医疗健康、文化教育和生活耐用消费品等方面,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记者 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