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隐者”何以成为“仙人余粮”
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6-11 10:07:47

村民扒开土层查看黄精的生长情况。  

在秦岭山中寻宝,总会有意外收获,穿行密林,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斑驳的掠影,若隐若现的本草就生长于其中,每一棵都精妙绝伦。

黄精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被古人誉为“仙人余粮”的神奇植物,穿越千年时光,承载着东方古老的养生智慧与浪漫想象,是满足人类对健康长寿永恒追求的自然馈赠。

深山寻踪黄精的自然密码

黄精属多年生草本,常隐匿于海拔800-2800米的林下、灌丛或山坡荫蔽处,宛如山林间的隐者。它偏爱湿润、阴凉的环境,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中扎根生长,这些条件如同为它量身定制的温床,让它得以茁壮成长。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黄精进化出了独特的形态。其根茎呈圆柱状,结节膨大,每一节都是年份孕育的结果,犹如串联起来的宝藏,储存着生命的能量。其茎直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通常4-6枚轮生,条状针形的叶片上,叶脉清晰可见,那是大自然赋予它的生命脉络;花序成伞状,小巧的花朵从叶腋间探出,乳白色至淡黄色的花瓣,如薄纱般轻盈,在山林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昆虫前来传粉,完成生命的延续。黄精根茎如金如玉,形如生姜蕴含天地灵气。

蓝田县辋川镇渗金庙村地处秦岭深处,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夏季清晨,走进村里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笔挺的板栗林下,村民们正忙而有序地在倾斜的沙土坡上栽植黄精苗,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穿过静谧的树林,小小种苗显得格外有生气。

“村子周边拥有药源植物上百种,2022年,村里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立了渗金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规划黄精林下种植基地,开始大面积培育黄精。”渗金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建雄说。

野生黄精生长缓慢,需历经数年才能达到药用标准,为了守护这一珍贵资源,基地采取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让黄精回归自然生长环境。“基地里的黄精都种在山坡上,从种植、施肥、除草、收割……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工完成,最远的种植点,人工单趟上山就要三四个小时。”黄建雄说。

“自从有了黄精产业,村里的留守的高龄劳动力也端上了就业‘饭碗’,一天收入上百元,既能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儿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村民笑着说。

本草典籍中的药用传奇

翻开中医药典籍,皆有关于黄精的记载。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仙药》中,称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阐述了黄精的养生功效;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其“根如鬼臼、黄连,节间生细根,状如羊须”,详细描述了其形态;《本草纲目》中更记载,黄精“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点明其滋补强身的功效。

“古人常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黄精一两。’认为服用黄精可以获得天地的滋养,以此延年益寿。”西安天颐堂中医医院院长曹振军说,在古人眼中黄精绝对算是滋补的上品。唐代诗人杜甫曾有“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的诗句,由此看来,扫除白发不仅是现代人对美的追求,古人对永葆青春的追求也毫不逊色,更凸显黄精在大家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陕西省中医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主任药师刘军锋说,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无论是脾胃虚弱导致的倦怠乏力,还是肺虚燥咳引发的咳嗽,抑或是肾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黄精都能发挥独特的调养作用。黄精就如同大自然的温和医者,滋养着人体的五脏六腑。

同时,因为可食用,能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黄精视为养生佳品。在古人眼中,黄精就像仙人留下的滋养身体的粮食,在粮食短缺时,常被人们作为代粮充饥的食物。食用黄精延年益寿、修炼成仙的传说,更为黄精增添了神秘色彩,“仙人余粮”的名称由此逐渐流传开来。

科学解码现代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黄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更多的价值逐渐被揭示。研究发现,黄精含有黄精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黄精强大的保健功能,使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热点。

刘军锋说,在现代临床应用中,黄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在养生保健领域,黄精也备受青睐,制成的药膳、保健品,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调养身体,预防疾病。从传统的黄精酒、黄精膏,黄精黑芝麻丸、到创新的黄精口服液、即食黄精片,现代工艺让这份千年滋补品走进千家万户。

正因为黄精的价值所在,自渗金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运营以来,一直与陕西佳沃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前期共开发1000亩黄精种植区,不断探索挖掘黄精的药用和食用上的可能性。“目前,村里还有300亩待开发区域,很快也将种植黄精,同时还将开辟种植试验区,除黄精外再种植五味子、连翘等中药材,争取使每亩地的平均收益达3000元以上。”黄建雄说。

对于渗金庙村的黄精种植,陕西佳沃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代表袁群利也信心十足。他说,近些年,黄精市场稳中有增,公司将不断加大投入,带动当地黄精种植,从纯靠人力向现代化产业化转变,今年,村里已购买了烘干机、密封机等机器,很快基地里种植的黄精就能实现村内加工。目前,公司也在调研、考察,希望引进种植机器人完成陡坡上的种植、挖掘、收割等工作,不断扩大产能。

蓝田县秦保局办公室主任周方表示,未来,黄精的种植技术将不断创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让黄精变成“黄金”。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陈发虎:保护秦岭生态 推动乡村振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价值转化成势见效,“中国康养之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5月25日,来自全国的10位院士专家齐聚商洛,为秦岭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记者就秦岭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话题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