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丨神木市西葫芦素村:“党支部+旅游公司+合作社” 把“村景”变成了“钱景”
来源: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石永波时间:2025-04-08 17:36:14

编者按

近日,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9个典型案例中,产业振兴有15个;人才振兴有5个;文化振兴有8个;生态振兴有5个;组织振兴有7个;乡村建设有9个;村级案例有28个;镇级案例有8个;县级案例有13个,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旗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对49个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推介,供全省各地参考和学习。

近年来,榆林市神木市尔林兔镇西葫芦素村立足草原面积广阔、耕牧历史悠久、区位交通便利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组织联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特色农业,焕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动能、新引擎,将“村景”成“风景”,“风景”变“钱景”,开启了西葫芦素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

『基本情况』

西葫芦素,是蒙汉结合的地名,汉意指芦苇丛生的地方。西葫芦素村位于尔林兔镇西14公里处,总面积63.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843亩,林草地6.72万亩。全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696户1619人,常住人口269户593人,党员59人。近年来,依托草原生态景观,初步形成了集教育研学基地、摄影基地、网红打卡基地、露营基地等为一体的休闲康养、健康可持续的新业态。2021年尔林兔大草原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2023年升级成为国家4A级景区,带动就业人数200余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8000元以上,集体经济每年固定分红46万元,既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又让集体有活钱、有底气、有力量。

西葫芦素村的尔林兔大草原景区入口

『资源联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西葫芦素村以盘活闲置资源出发,通过土地流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挖乡村资源,坚持共建共享,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盘活闲置资源

西葫芦素村的尔林兔大草原是1978年在陕西省草原规划总体设计下建成的湿地型草场,占地面积13000余亩,2019年开始,在神木市政府主导下西葫芦素村以万亩草原、千亩花海、百亩乐园等为载体,以城市亲子家庭、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端消费人群、青少年研学群体、高端旅游、公司团建为主要目标客群,打造集田园花海休闲观光、农业生产农事研学、精品草原主题露营、民俗文化美食街区、特色乡村节庆活动等为一体的农旅田园综合体,致力于将尔林兔大草原打造成为尔林兔全域旅游新标杆,以乡村旅游为引擎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益从2020年的28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10万元。

二、激发农地增效

聚集可利用土地资源,实行“政府+村集体+旅游公司”的发展模式,公司流转土地700亩,承包期为10年,每年租金收入为46万元。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高效旱作节水和玉米增密度等项目落地。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亩,完成旱作节水项目改造5848亩,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5000亩,成为全市千亩优质高产玉米核心区之一。2023年新增各类农机具15台(套),基本农田“宜机化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0%以上。

西葫芦素村的高标准农田及千亩优质高产玉米

三、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资金,逐步补齐村内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同时,着力提升村内景区承载能力,在尔林兔大草原建成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配有监控室、售票区、母婴室、医务室、警务室、多功能影音室、便利店、休闲区、餐厅区等多种功能区,打造形成了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观光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利益联结 点燃村企共富新引擎』

西葫芦素村瞄准致富共富目标,建立“党支部+旅游公司+合作社”模式,通过分红、用工、带动农产品销售、吸引就业等与旅游紧密共生联结,在政府引导下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

一、搭起致富的台子

观念一变天宽地阔,西葫芦素村牢牢抓住“产业振兴”核心,通过改变传统单纯发展种养殖业的局面,深挖乡村田园绿色潜力,用产业聚合力量、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增值新路径,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西葫芦素村创建“党支部+旅游公司+合作社”模式,全面打造以创意农业、都市农业、认养农业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田园综合体,增加农业附加值,为农户开辟增收新渠道。如今,随着尔林兔大草原声名渐扬,草原上从事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行业的村民占到了在村人口的60%,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2023年,西葫芦素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户均纯收入超10万元。

二、蹚出奔富的路子

花香自有蝶飞来,西葫芦素村通过多次外出考察,引进了榆林牧歌田园旅游有限公司(下称旅游公司)对尔林兔大草原进行运营开发,将景区民宿、停车场、蒙古包餐饮区、商户租赁等项目收益与村集体经济挂钩,采用了“自营+运营平台+招商合作”为核心的业态运营模式和保底收益+盈利分红(30%的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

尔林兔大草原开展的精品草原主题晚会、露营等活动

同时,加大对周边群众的技能培训,吸引村民就近就业,共同开发运营尔林兔大草原,不仅有效盘活了土地、人力等资源,也为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条件,实现村企民“多方共赢”,仅2023年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自营业态收入达683万元,招商业态收入达1060万元,带动周边经济收入达5000万元。

三、拓展共富的圈子

镇村两级深入践行神木市“村企结对强产业 工农融合促振兴”行动,积极与神木东川矿业有限公司共商发展大计,争取资金600多万元,在西葫芦素发展产业、建立基地和拓展业务,一方面缓解了资源要素制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丰富集体经济业态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第三方公司的“互利共生、合作共赢、资源联享”。

『组织联建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西葫芦素村的发展壮大,既得益于资源禀赋,也离不开政策资金支持,更是党在基层推动引领乡村振兴使然。

一、共建联合支部

西葫芦素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地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到云南考察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坚定了发展文旅产业信心。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西葫芦素村党支部和榆林牧歌田园旅游公司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支部书记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旅游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书记。通过组织联合,构建了坚强有力的红色堡垒,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对大草原进行保护性开发,让村民人人有事干、收入年年有突破,实现了企业和村民心连心。

二、共谋产业大计

创新开展符合村企实际的“三会一课”新模式,推动党员大会和旅游公司年会相融合,党建年度工作报告会和旅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共同召开,共同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同时增强旅游公司员工和村民党员感情。支委会和旅游公司办公会相融合,支委会全部成员参与旅游公司“三重一大”会议,使村集体更加了解旅游公司发展方向、经营内容和重大决策,想办法、出实招让村上主要产业、村民技能更加契合旅游公司业务实际。村小组会与旅游公司部门会议相融合,根据村各小组和旅游公司经营关联事项,定期召集村小组会和旅游公司部门会议,听取双方利益诉求,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协调解决村民与企业矛盾70余项,培育新兴产业工人200余名,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西葫芦素村具有草原风情的农家小院

三、共唤发展活力

联合党支部为调动村民、党员和旅游公司职工的积极性,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实际业绩和奖励额度挂钩,设置村集体收益和旅游公司收益联合奖励基金,对于有突出贡献和突出业绩的旅游公司职工和村民实行双重奖励,2023年表彰各类优秀人员28人,奖励资金10.5万元。同时开展评星晋级,鼓励党员亮身份作承诺,通过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等引导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为村企发展出谋划策,共征集到300余条意见建议,通过评议采纳了50条,找到了利于村集体产业发展、企业获利、群众致富的好办法。

西葫芦素村立足乡土资源,围绕乡村特色旅游,实施村企结对行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双向奔赴、比肩而行”实现镇村企共赢发展,探索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组织联建的乡村产业、治理现代化路径,勾勒出一幅美丽田园山水画,促成产业兴、群众富、集体强、活力旺的山村蝶变,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稳固基石。

(原标题:榆林市神木市尔林兔镇西葫芦素村 “三联”驱动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