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坡村风景如画。
在渭北高原,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它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陕西省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 陕西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它就是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澄城县寺前镇吴家坡村。
据了解,吴家坡,元至正年间建村,因地处杏树较多的坡地而得名杏花村。明洪武年间,因村民常会聚于相国庙之南向阳处,又名会阳村;正德年间,因吴姓居多,最终更名吴家坡。
吴家坡村有相国庙、财神庙、关公庙、文昌阁等明代古建。特别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文昌阁,俗称转角楼,坐落于村子东南角,是该村的地标性建筑,坐南向北,由基座、塔身、楼顶三部分构成,基座是砖砌成的四方形,高约4米,内有一孔小窑,基座之上有12根立柱(寓意一年十二个月)、四根通天柱(寓意一年四季)、承连楼顶,楼顶为十字歇山顶,四角挂有风铃,有风吹过时,塔铃声声很远都能听得到。
村里每一条巷道都整洁宽敞,路旁的冬青修剪得整整齐齐。村子的角落以及四周都坐落着大大小小的花园和凉亭,花园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吴家坡村,过去可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吴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吴登奎介绍,该村是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过渡的黄土台塬地带,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水土极易流失。过去,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整个村子贫穷、落后。近年来,吴家坡村突出村企共建、产业支撑、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项目,治理荒山荒坡及水土流失9000亩,依托其建成了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实现了坡绿水清产业旺,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节水灌溉示范、农事体验、生态旅游、乡风文明、村企共建的综合示范园区。
村上发展樱桃、冬枣、葡萄等经济园林4000亩,尤其是引进了“矮密早”“一根棍”樱桃,建设智能化温室大棚,实现了“陕西樱桃第一果”春节期间在澄城上市;建设了万吨生态米醋生产线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增收20万元。建成吴坡田园养老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为村内65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养老服务,为出门打拼的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202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1800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元。下一步,该村将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记者 张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