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签约、村企结对……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命题,西安再次发力。
8月7日,在西安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万千行动”村企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9个村企合作项目代表现场集中签约,涵盖现代种业、民宿开发、温泉酒店、林下经济等多个领域。自今年5月,西安市委组织部召开村企合作推介会以来,已有68家企业与村达成合作,投资额突破25亿元。
一条村企合作、双向奔“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愈发宽阔。
美丽蝶变
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一个山村的能量有多大?到秦岭山脚下虎峪村来看看。
虎峪村深入挖掘村里的农业、文化资源,打造了“牛肉坊”“豆腐坊”“兴隆酒坊”和“蜂蜜坊”等“土特产”品牌,建成了农产品展示中心,初步形成了全村的农副产品产业一条街。
“现在来村里参观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大家玩在这里,吃在这里,住在这里。今年借着‘万千行动’村企合作这个平台,虎峪村盘活利用村上的闲置民房,建设了60套民宿,发展民宿经济。”周至县马召镇虎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周学介绍,他们主动与云水福居公司联系,让该公司来做民宿后期的设计装修和策划运营,这样一年下来,村上参与经营分红能增加近1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现在,还有40多个村民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民宿管家”培训,就等着在“家门口”就业。
何周学表示:“村子有产业,日子有奔头,我们一定努力做好协调保障,确保村企合作事项落到实处,实现互利共赢,乡村美丽蝶变。”
村企联建
集体经济添活力
提起源田梦工场,很多西安市民并不陌生。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可耕、可种、可摘、可品、可学、可研、可宿的田园慢生活。此次签约的云槐宿集温泉酒店项目,就坐落于源田梦工场核心地带。
西安源田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鹰介绍:“这里南依渭河、北靠白蟒塬,地理位置优越,乡村风貌优美,地热资源丰富,为建设温泉酒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与张卜街道和张家村的多次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推动乡村振兴的热切渴望。经过多次对接洽谈,在实地考察、多方论证的基础上达成了合作共识。”
村企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获益。熊鹰表示,项目建成运营之后,预计创造就业岗位150 多个,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周边农户增收超过600万元。既能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更能多渠道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企业的发展梦、村集体的壮大梦、群众的增收梦……我们都要一步步变成现实。”
特色产业
托起群众致富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蓝田县三里镇磨李村地处半岭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发展规模养殖。全市“万千行动”项目推介会上,该村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村”为目标,发布项目需求清单,拟以村企合作形式实施养殖项目。
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该村发展意向后,主动对接联系,深入进行实地考察,双方一拍即合,达成生猪育肥项目合作意向。项目一期在磨李村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型育肥猪场一座。项目建成后,可存栏生猪1.2万头,年出栏生猪2.4万头,以养殖产业托起蓝田岭区群众的致富梦。
石羊农科副董事长常炜介绍,本次签约的磨李村肉猪育肥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蓝田县规模最大的生猪育肥基地,预计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可带动周边19个村年集体经济增收180余万元;同时,还可为当地群众提供长期就业岗位20余个,解决短期用工100余人次,促进群众增收100万元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可干、有钱可赚。
深化合作
走实双向奔“富”之路
“杜陵村位于白鹿原上,和白鹿仓景区仅一墙之隔,近年来游客与日俱增,我们坐拥‘地利’,自然不能落于人后。”灞桥区狄寨街道杜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锦庄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该村下力气提升村子环境品质,高标准配套公共设施搞好游客服务,把村里建设的不是景区、不输景区。
环境好了,但还是留不住人;产业有了,招牌却不够鲜亮。经过多次商议讨论,党员群众一致认为,想要把人留下,带动发展,还得建民宿,建就要建精品。
说干就干!在全市“万千行动”指引下,杜陵村充分挖掘村内闲置资产,广泛考察、招引企业,在市区两级多次推介指导、牵线搭桥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磋商,最终与西安尚塬民宿有限公司“牵手”成功,共同打造了“西安尚塬白鹿民宿”项目。
该项目在原杜陵村小学旧址上翻新修建,由专业设计团队打造,突出白鹿原特色樱桃文化的同时,兼具艺术气息和健康活力。建成后将有 14 间客房,可同时接待150人餐饮,不但能解决游客进村没处吃、没地住的问题,还能在每年给集体分红的同时,带动村里群众20多人就业,预计增加村民年收入100万元。
“我们将深化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把双向奔‘富’的路子走宽、走实,给组织和乡亲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蓝锦庄说。(记者 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