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忠实践行“两山”理念 绘出“百姓富”幸福图景
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4-07-18 10:38:59

骆峪村白杨林里的景观。 (记者 谢伟 摄)

新华印务童书公司吸纳众多村民就业。  (记者 谢伟 摄)

7月13日,雨后的秦岭,青山如洗,苍翠欲滴。伴随着满眼生态绿,走进周至县,沿途返乡创业致富的咖啡店老板、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的社区工厂、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的田园经济综合体……一个又一个生态富民的生动场景,描绘出周至县“百姓富”的幸福图景。

培育特色产业

“田园经济综合体”为增收注入新活力

“为促进农产品销售,骆峪镇成立了五色骆峪农产品公司,以‘企业+集体经济+农户’为发展模式,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团购方式,帮助农户售卖30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330万元,较好实现了农户增收和企业发展双赢。”骆峪镇镇长王颖俊说,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超过28万元,其中骆峪村达35万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周至县加大与淘宝、京东等龙头企业合作力度,持续完善农村冷链仓储、运输、配送网络等物流服务体系,先后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50个,分类分级补齐镇村物流场站短板,全县20个镇街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打通了农产品出村与消费品下乡末梢循环,推动特色农产品扩大销路、直达餐桌。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付毓伟介绍,近年来,周至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特色产业,以关中环山旅游路及周塬路为纽带,贯通楼观镇、马召镇、骆峪镇、翠峰镇、竹峪镇15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以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利用“农业+”“旅游+”“生态+”等多种模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文化赋能、业态创新、特色文旅等5个特色片区,探索形成了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先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26个、美丽村庄57个、花园乡村12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50万元以上的村16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带农富农能力明显提升。

做强人才支撑

“星星之火”点燃村民致富“燎原之势”

沿着周至县最美环山路·周塬路行走,路边不仅有盛开的格桑花,还有桑葚、李子、油桃等各色杂果相互掩映。行走至辛口村,眼前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咖啡馆映入眼帘,咖啡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喝口咖啡,享受只属于这片田园的“慢时光”。

这个过去的小商店,如今已成为了游客眼中的网红打卡地,还是西安市人才服务驿站。一些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学者、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等在这里休憩交流,感受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与辛口村情况不同的是,广济镇也积极吸引人才服务“三农”。今年3月,广济镇设立首家“科技小院”,服务高校专家教授及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成果研究、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乡村振兴加装了“科技引擎”。

“借助省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周至县持续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在全市率先建立20个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站,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特派员队伍如点点星火,推动‘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农具’走进田间地头。”周至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付汉青说,建立职业农民、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扎实推进“金周英才计划”和乡村人才振兴“周禾计划”,探索建立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打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最后一公里”。

据悉,围绕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周至县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项目实施或技术成果交易方式,在周至推广农业新品种、示范新技术100余项,先后转化科技成果6项,建设成果示范基地4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拓宽增收渠道

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创业

在骆峪镇的林间小溪旁,一处名为梓溪云社的民宿温馨而雅致。这间民宿原本是群众移民搬迁后的闲置土坯房,村里将其收回村集体后,在原址上改建成与秦岭景色相融的特色民宿,每逢节假日和周末,这里一房难求。

山中的美景,加上骆峪镇在这里打造的美如画卷的“金色稻田”,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这让骆峪村的马健飞嗅到了商机,他决定将村边白杨林租下来,改造成儿童拓展亲子乐园,这样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还能让这里变得更加美丽。这一想法得到村、镇的大力支持,在西安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的马健飞立即辞职后,回家创业。

如今,昔日白杨林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林”,周围还配套有集装箱咖啡店、民宿等,这里的经营业态越来越丰富,骆峪全域变成了“大景区”,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越来越美的乡村带火创业潮时,周至县也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集体闲置资产进村建立“微工厂”,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骆峪镇黄家湾社区引进新华印务童书公司,吸纳200多人务工就业,人均月工资4000元。黄家湾社区的张英帅也是受益人之一,她说:“上班的地方就在社区门口,不仅能照顾上老人,还能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几年前我们家就住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单元房,还买了一辆小轿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周至县始终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有满意收入的稳定就业为目标,促就业、富百姓。充分发挥田园经济综合体联农带农效益,鼓励群众以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参与乡村开发建设,实现闲置劳动力就地就业。对全县建档立卡户中有就业能力的摸底造册,精准向比亚迪等企业推送,对达不到用工要求的进行针对性培训、点对点输送。利用苏陕协作平台,将周至职校学生输送至苏州、太仓进行双元制培训,精准培育实用型人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邀请周至在外乡友实地参观等方式,吸引在外群众返乡创业。2023年,沿山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51元,较2021年增长23.6%,实现了在家门口有满意收入的稳定就业。(记者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