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航拍延安革命纪念馆。
7月6日,小小讲解员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为游客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夏日的延安,林茂风清,绿意盎然,目光所及皆是秀美风景。
到革命旧址听小小讲解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剧院观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进“老延安城”与演员共同演绎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踏上长征历史步道重温革命历史……进入7月,延安红色旅游旺季拉开序幕,游客纷至沓来,共同追寻红色记忆。
在革命旧址感知历史温度
延河畔,延安革命纪念馆在烈日下巍然屹立、庄严肃穆。
“请大家戴好耳机,排成两队。”7月8日一早,延安革命纪念馆入口处便排起了长队,讲解员白婷正组织研学团队入馆参观。
“这是我今天带的第一个青少年研学团队。他们专程从山西汾阳来延安研学。”白婷向记者介绍,暑期,越来越多的学生团体选择来延安追寻红色记忆。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底,延安革命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超93万人次。延安成为许多人红色游的目的地。
“这张看似普通的小炕桌,实则是国家一级文物。毛泽东主席就是伏在陕北老乡家的这张小炕桌上,写下了《沁园春·雪》。”行至纪念馆内,白婷向学生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们都背诵过《沁园春·雪》,今天能亲眼看到见证《沁园春·雪》诞生的小炕桌,真是太有意义了!”讲解过后,学生们在小炕桌前停留并讨论了许久。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分为7个部分,展出文物2021件、照片900余幅。展览还原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等多个场景。
“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学生在参观时听得懂、记得住、有共鸣,我们会提前了解学生团体的需求和兴趣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参观路线和活动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我们坚持因人施讲,加强互动,引导他们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延安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李蓉说。
延安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19座,馆藏革命文物约4.3万件(套)。
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和红色资源,不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延安市累计接待游客达1727.32万人次。
赓续红色血脉 讲好红色故事
盛夏,延安的气温不断上升,红色旅游的热度也不断上升。
7月7日,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小讲解员带领大大小小的旅行团,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的院落中穿梭。
在院落一角,记者看到年仅10岁的小小讲解员张研正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深情讲述着一张张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
“小朋友讲得真好,叔叔给你点个赞!”游客张先生对张研竖起了大拇指。
得益于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延安培养了一批小小讲解员。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冉春嫚介绍:“每年暑期,来自延安市多所小学的学生会来当小小讲解员,在延安的各个革命旧址,用‘讲、唱、跳’等形式,将革命故事生动地讲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冉春嫚说,截至目前,王家坪革命旧址已与多所学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讲解员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小小讲解员迅速成长,在语言表达、宣讲内容和个人仪表上有了显著进步。
每逢节假日,平均年龄仅10岁的小小讲解员就会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等地,用语言和行动诠释延安娃娃的“小身躯大能量”,赓续红色血脉。
除了生动讲解红色故事,延安市还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把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红色故事这本书有了新的读法。
探索红色旅游新方式
当前,到延安体验红色之旅的方式越来越多。
7月8日20时许,大型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开演。随着音乐声响起,观众在演员的引领下走进“城门”,开启跨越时空的沉浸式观演体验。
“最近天气很热,但大家热情很高。带小孩到延安看《延安十三年》表演,主要是想让孩子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厦门游客刘女士趁暑期带着儿子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一站便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音效、灯光、演员表演都很到位,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坚定的初心。这真是一部‘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90后游客李玉说。
“我们复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街景,选取当时的典型人物和故事,通过声光电融合的技术创新手法和互动式、沉浸式的表演形式,让游客在观演中更好地接受精神洗礼。”陕西旅游集团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光辉介绍,“为了提升游客观演体验,我们还加入了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元素,让游客进入演出的那一刻,便如同穿越一般回到那段峥嵘岁月中。”
《延安十三年》今年5月19日复演以来,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
近年来,延安市不断拓展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讲好红色故事。
此外,延安市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对区域内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推出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
如今,延安红色旅游方式正从传统的看文物展览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红色旅游已不再局限于红色场馆之内,转而与更多业态“牵手”,巧妙融入更多场景中。越来越多的游客被红色旅游新方式“圈粉”。(记者 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