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一粒种子托起“振兴梦”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石永波时间:2024-04-08 11:44:39


三月二十二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道照渠村的西安市番茄研究所,工人在进行番茄育苗。

3月22日,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道照渠村的西安市番茄研究所,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工人正忙着育苗。

“棚内的番茄苗株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身份号码牌’。”研究所负责人赵军贤正组织工人给幼苗掐花、苗床松土,细心照顾这些“宝贝”。

“我们研究所先后选育出粉果系列、红果系列、樱桃番茄系列等30多个品种,建立了番茄繁育制种基地。”每年的3月至7月,是赵军贤最忙碌的时候,遴选种子、人工授粉、鉴定实验,丝毫不敢停歇。

望着这些番茄苗,如果不是赵军贤介绍,谁能想到这一株株番茄幼苗,饱含着临潼区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成果。

临潼区番茄制种历史悠久。全区现有番茄种子生产经营主体15家,主要分布于栎阳、雨金、徐杨、新市4个街道,番茄制种面积3000亩左右,年产番茄种子约3.5万公斤,育成金棚、秦皇、西优、秦蔬、世佳、群兴、毛粉、樱桃等优质番茄品种46个。其中,粉果系列的制种量占全国市场的45%以上。

为了把种子这个“芯片”牢牢攥在手中,临潼区借助番茄制种产业优势,聚焦种业研发前沿领域,谋划并建成了占地186亩、总投资3.67亿元的秦创原总窗口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及智能化育繁推中心,推动番茄种业“产学研”“育繁推”深度融合。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位于临潼区雨金街道的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内,番茄进入了成熟期。

“目前,番茄陆续成熟,长势很好。我们每天能采摘1000公斤左右,从早上8点开始,几个大棚来回跑,采摘、打包,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作为基地“工长”,村民崔红英每天组织工友按照订单有序采摘、装箱。

“基地的工人都来自附近村子,固定工每个月收入近3000元,实现了上班、顾家两不误。”番茄从种植到采摘需要大量工人,这给崔红英和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赚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的增收梦想。

“我们的智能大棚可自动收集生产管理数据,实现水肥管理、病虫监测、温湿度调控等全过程精准化管理。”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工作人员邓凯拿出手机打开APP,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湿度、水肥等情况一览无余,“我们上线了智能化物联网系统,不仅可以借助棚内各类传感器和管线实现营养液精准滴灌和浓度自动调整,还能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并远程完成通风、控温、洒水等操作。”

由于不打农药,番茄从藤蔓上摘下来就能入口,加之色彩、果形不同,口味也各具特色,吸引上海等地的客商主动上门订货。

“我们主要种植普罗旺斯、千禧、青口蜜、迷恋等名特优番茄品种,主打精品销售,平均每斤能卖到15元,而且供不应求。说它是‘金果果’一点都不为过。”邓凯介绍,目前,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已建成智能化育苗温室4224平方米,标准化生产温室49座,其中13座已投入使用。

“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项目是临潼区依托番茄制种资源优势打造的市级重点项目。”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介绍,临潼区已建成番茄智能化育繁推中心、番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配套建设仓储、分拣、冷链等设施,完善“线上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营销体系,进一步打造番茄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

“随着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番茄产业将在做优现代农业、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刘军鹏说,临潼番茄智慧谷创新协同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按照“政府+高校+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运营,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

通讯员 王三合文/图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李学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度保障不断健全,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不断强化。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强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依然值得关注。[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