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猕猴桃:小音符奏响乡村振兴路最强音
来源:中国网编辑:石永波时间:2023-03-16 11:43:57

周至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大县,素有“关中文柢”“丝路绿谷”“天下福地”“猕猴桃之乡”之称。县域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文化有厚度,生态有纯度,资源禀赋独特。

周至县耕地面积66万亩,农业产业因势分布,南部山区盛产中药材、核桃、蜂蜜等山货特产,沿山塬区主打时令水果和旅游观光,中部平原为猕猴桃产业带,北部沿渭地区为苗木花卉、有机蔬菜产业带。全县基本形成以猕猴桃、苗木花卉、蔬菜、粮食、畜牧养殖为主的一强多极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周至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历经40余年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约占全国比重的15%,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5%以上,鲜果年产量达5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0%,80%的猕猴桃果干产自周至。周至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周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体新农人以“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为目标,笃行不怠、锐意进取,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周至县相继选育出秦美、哑特、翠香、华优、瑞玉等优质品种,同时引进海沃德、红阳、徐香、金艳等优良品种。截至目前,周至县10万亩猕猴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万亩猕猴桃获得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5600亩猕猴桃生产基地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县域猕猴桃种植在楼观镇、马召镇、广济镇等乡镇遍地开花,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周至县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植物园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佳沛公司等研究机构合作,以及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猕猴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相继落户,不断完善技术推广网络体系,使猕猴桃精品培育的实力大大增强。

截至目前,周至县共有猕猴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7个、猕猴桃电商1500余家,建成冷库2680座、猕猴桃“一村一品”示范村96个。近几年来,在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该县猕猴桃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促进了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从事猕猴桃及相关产业的农户8.5万户,从业人员30万人(仅2022年,周至县29家大中型果业企业在产业帮扶项目中带动3000余户1.2万余人实现就业),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和26个国家(地区),销售人员1.6万多人,猕猴桃系列产品多达8大类20余种,猕猴桃年总产值60亿元。

周至县依托40年产业基础和最佳优生区的优势,统一思想、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级猕猴桃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三期建设,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相继建成猕猴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进一步整合县域产业资源,形成“拳头”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周至猕猴桃特色产业突出,优势明显,是目前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航天事业支持商”冠名权;荣获首批“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陕西现代农业强县”“中国猕猴桃之都”“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先进县”。2022年以来,周至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力巩固粮食安全、壮大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农业经济健康平稳、农民收入稳中有增、农村环境持续改善,谱写群众幸福生活新篇章。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周至县始终把人才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紧抓不放,坚持“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服务理念,不断壮大乡土人才,增强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该县成立了周至县新农人猕猴桃产业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并招募有情怀、有技能、有理念的返乡大学生、本土人才,引领带动猕猴桃产业发展;成立了产业脱贫110技术服务中心、特技特派员工作站,按照“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要求,整合技术力量,采取“扶贫基地+职业技校+农民工就业培训+各镇设点培训+手机联网”的模式,开展产业脱贫技术“田间课堂”,定时向农户手机上推送“科技知识、技术指导、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服务信息,217名技术员上门服务2.79万人(次),603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包户指导13.63万户(次),实现了技术服务全覆盖。猕猴桃产业作为周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体系完整、链条建设稳步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如今,源于秦岭山麓的“毛桃蛋”,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视点

专题推荐

专家有观点

  • 李学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度保障不断健全,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不断强化。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品质、强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依然值得关注。[详细]

学政策

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