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平利县长安镇中原村的绞股蓝种植园,农户露出丰收笑脸。 本报记者 马腾摄
6月3日,科研人员在研发绞股蓝茶叶新品种。 本报记者 李欣泽摄
位于南沟村山上的矮化密植果园(资料照片)。
六月七日,抖音平台的富平“荆山红”直播间准时开播。 本报记者 李欣泽摄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镇街统筹、资源盘活、三产融合、现代农业……近年来,我省聚焦脱贫攻坚,聚力农村改革,在全省探索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孕育出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部分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看特色产业发展过程、听能人带领致富故事、感受联村共建的强劲动力。这些村子通过农旅带动发展、激活土地资源、股份合作共赢等“十八般武艺”,让“空壳”村变“实心”村。
特色产业型——门前“小草” 致富法宝
在中原村,当地村集体、群众就地取材、齐心协力,找到适合秦巴腹地发展的产业,实现了致富门路从“0”到“1”的突破,并通过延长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平利县南边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小山村——中原村。过去“穷”得出名,崇山峻岭、交通闭塞,人均年收入不到万元。现在致富有道,一项新产业扩大了村集体经济规模,群众收入翻了几番。
6月5日,伴着夏日清凉的微风,拨开秦巴山脉烟雾飘渺的“面纱”,记者穿过平利县南边的草原来到中原村。
听村里的老人讲,这里草原的形成经历了海水的涨落、山脉的隆起与崩裂、远古生物的繁衍与灭亡,同时也孕育了许多新的植物种类,其中就有保留至今的一种植物——绞股蓝。
“绞股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有清热利尿、降脂减肥等功效。”绞谷牌绞股蓝茶首席技术专家徐家振说,“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在中原村土地上长出的绞股蓝品质十分优秀。”
过去,中原村村民不认识绞股蓝,也不知道长在自家门口的“小草”竟然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很长时间内,村民靠贩卖山货、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生,致富无门,加上获取外界信息困难,绞股蓝这个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一直未被村民发现。
直到1999年初,一位叫殷刚的青年毕业返乡。有了知识的他发现原来家乡遍地都是“宝贝”。“我知道绞股蓝可以制成茶。当时县上正大力实施茶产业结构调整,我就想,种绞股蓝一定能致富。”殷刚说。
最开始,殷刚试种了3亩绞股蓝,在人工种植的路上摸黑前进。没想到殷刚一年便赚了近万元,村民对此感到震惊。因为当年种3亩水稻的收入最多2000多元,而这种在村里随处可见的“小草”,竟然有如此大的利润。
殷刚第二年贷款3万元,从村民手中租了30亩地,全部种上了绞股蓝。2004年,通过租赁其他农户土地,殷刚共种植了80亩绞股蓝。
殷刚的成功,让中原村的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2009年,在殷刚的带领下,村里拿出资金入股,依托绞股蓝产业组建成立集种植、研究、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采取投入资金、为农户提供种苗等方式联营,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式农业基地。如今,绞股蓝年产值达1500万元。
近两年,中原村开始延长产业链。“绞股蓝不仅是一种中药材,还可以加工成茶叶泡水喝。但许多地区的绞股蓝茶目前还停留在较原始的袋泡茶阶段,难免造成浪费。”殷刚说。
为此,殷刚邀请科研团队反复分析、研究和实验,研发出的绞股蓝蒸汽杀青、环管热风烘炕技术在平利县推广应用。绞股蓝茶叶加工过程实现安全、卫生、高效,产品色泽纯正、味道香醇,深受市场欢迎,有效促进了绞股蓝产业转型升级。“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还将绞股蓝加工制成“超微粉”,只需将其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这一科研成果有效解决了绞股蓝叶片的浪费问题。
如今,绞股蓝已成为中原村致富的主导产业,大批群众通过绞股蓝走上了致富路。
能人带动型——头雁领飞 南沟不“难”
南沟村近年来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了集体经济的腾飞。村集体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发展模式,涵盖了农业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这都离不开有勇有谋的致富带头人。
从延安城区往西,翻过几道坡、拐过几个弯,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初夏的南沟村,一望无际的苹果园里幼果青翠,景区内游人如织。
有345户1009人的南沟村在2014年以前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人穷地薄收入少,“难”成了村里老少的共识,也是村集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南沟村不再“难”得从2011年说起。那年,高桥镇派一级主任科员张光红来南沟村驻村。
6月5日,记者见到张光红时,他正与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一起带领村民在苹果园内套种豆子,为果树搭建防雹网,干得热火朝天。
“初来南沟村,这里条件差、生活苦,女孩子都想嫁得越远越好,后生们连个婆姨都问不下……”张光红回忆,“当时大多数人种杂粮,还有些苹果幼园。种苹果我专业,只要有地、人好,就不怕。”
“我是延安农校园艺专业毕业的,和苹果打了多年交道。以我的经验,种一亩苹果成本3000多元,产值1万元左右,收益多少你们自己算算。”张光红说。南沟村人心动了。张光红又多方协调,把撂荒地流转给愿意发展苹果产业的“家里人”“村里人”“外村人”。至此,苹果产业在南沟村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2011年至2013年,光红给我们建起了425亩果园,户均超20亩,还修了果园生产路,给全村24户村民修缮房顶、硬化院落、修建围墙大门,保证了我们的住房安全。”村民赵永东说。
种上苹果树、住上放心房,南沟村人的日子有了起色。但是张光红仍深切地感受到村集体经济的无力让村上没有“主心骨”。
张光红思索着,得从南沟村选出一名有担当、能力强、威信好的村党支部书记。他把目光锁定外出创业且干得不错的张润生身上。
“开始我没打算回来,当时外边事业干得挺好。但光红一次次给我打电话、面谈,讲南沟村的发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润生说,“因为南沟‘难’,我才出去闯。但想想,光红一个驻村干部都能一心扑在南沟村。我一个南沟村人,咋就不能为南沟村的发展尽心力?”
张润生回来了。在2013年的全村党员大会上,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有了领头人,南沟村村民迈出了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坚定步伐。
“南沟村距离延安市区近,北连革命旧址枣园,南接旅游名区万花,是延安市区周边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的优选村落。”张润生说。
有了方向,张光红和张润生带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去宝鸡、咸阳等地考察学习,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100多次,千方百计调动南沟人的积极性。同时,南沟村抢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机遇,确立了“支部+合作社+企业+群众”的联农带农发展新机制。
浓浓的干事氛围深深感染了从南沟村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张维斌。
2015年,张维斌回乡创业,成立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村集体全面启动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我们建成了塞北牧场,发展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50亩樱桃园、2100亩山地苹果和规模养殖户6户,建成休闲垂钓园、沙地摩托车等乡村旅游项目。”张光红说,通过“三变”改革,南沟村积极探索出村企联建、飞地经济、光伏增收、果树认养四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实质性转变。南沟人户户是股东、个个能分红、人人当工人,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2014年,我们南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53元,2022年,南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1.95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由‘零’增长到55万元。”张润生说。
联村共建型——抱团发展 强村富民
新庄村不仅通过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在村口建厂等实现村美人富,还与周边村子“拉手”“结对”,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村级组织由“弱”到“强”、产业发展由“分”到“合”、资源配置由“散”到“聚”。
“大家看,这是富平羊奶粉。富平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是全球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富平羊奶粉营养又健康,欢迎各位选购品鉴……”每天9点半,抖音平台的富平“荆山红”直播间都会准时开播。6月7日,富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干部赵小亮担当主播,向全国消费者推介富平羊奶粉、木兰摇手织老粗布、流曲琼锅糖、花椒等特色农副产品。
富平“荆山红”直播间是一个“联盟”直播间。它设在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但负责人却是连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太勇,销售的农产品覆盖全富平县。
“联盟”的不只是新庄村和连城村,还有城关街道18个村10个社区,直播间也属于这18个村10个社区联合注资成立的集体经济平台——富平县众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开展直播运营,主播由街道办干部、村社区干部等轮流担任,拓宽了全县特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本地特产“借网”出圈,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新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直播间是城关街道推行‘红色党建联盟’新模式的具体落地。城关街道开展‘村村结对子、书记手拉手’活动,组建乡村振兴‘帮扶团’,通过书记相互进班子参与村务管理、合作集体经济、共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措施,共同促进、共谋发展。新庄村和连城村是最早‘结对子’的村庄,是第一批受益者。”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永梅说。
“我们从全县筛选非遗、土特产、传统工艺食品、时令水果等几十种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直播销售。直播间聘任曾在抖音平台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团队,担任后台运营并负责微视频制作等工作,不仅直播效果好,还有效吸引了本地外出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张太勇说。
张太勇就是返乡创业的带头人。2021年,有十几年食品营销行业经验的张太勇怀揣着把家乡特色农产品卖上好价钱的愿望,积极响应城关街道“头雁计划”号召返乡创业,并当选城关街道连城村党支部书记,随后,他积极筹建“荆山红”直播间,并于2022年8月开始运营。
开播以来,“荆山红”直播间与12家企业、合作社建立了供应关系,优选20余种富平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500余万元。“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每次直播能有1万元以上的销售额,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富平的优质农产品,壮大村集体经济,也让更多农户受益。”张太勇说。
新庄村脱贫户夏生民便是受益者之一。城关街道班子成员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夏生民正在为自家晾晒的柿饼销售犯愁。得知情况后,走访干部立即联系了“荆山红”直播间。直播间工作人员当即对接富平恒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夏生民的柿饼运至企业进行免费分拣、加工及升级包装,并在当天下午的直播中全部完成销售,获得的2860元当天就交到了夏生民的手里。
联村共建助推乡村美。新庄村与留招村共同打造环境卫生2.0版本,对废弃空院、残垣断壁进行整治,村中原本的垃圾杂物堆经整治后变成“美丽菜园”。新庄村打造的“咱这一辈子”“女红坊”等景点,兼具传说故事、传统农耕等文化要素,刷新了村庄“新颜值”,吸引了更多游客来此体验乡村游,增加了村民收入。
此外,城关街道聘请离退休党员干部、文化学者组成“智囊团”,担任各村名誉村长,充分发挥各自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多方优势,共谋村级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各名誉村长相互交流、资源互补,使得原本需要多方协同处理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打通了基层共治共建渠道。”任永梅说。
记者 李欣泽 马腾